学院首页|学院概况|党建思政|学科专业|本科教学|研究生教育|学生工作|科研实验|校友之家|工大主页|师德师风问题投诉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科研实验>>管理制度>>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2017-07-04 10:22  

   内蒙古自治区 十三五 科技创新规划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175

   “十三五时期是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创业的攻坚阶段。这一时期,我区将迈进创新型省区行列,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日益紧迫。为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创新型内蒙古建设,加快发展驱动力的根本转换,根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规划(2013—2020)》等的要求部署,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篇形势分析

  第一章新形势与新要求

  一、自治区科技发展新特征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特色,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研究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规划(2013—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改革科技项目形成机制,创新科技资金投入机制,健全创新发展的协调推进机制,实施科技创新三大工程,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科技实力和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

  创新资源投入。2015年,我区科技活动人力投入列全国第7位,较2010年上升6位;全社会研发经费达到136.06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16.38%,占GDP比重达到0.76%,列全国第25位,较2010年前移3位;本级财政科技拨款持续稳定增长,2015年的拨款规模是2010年的1.8倍,平均增速为15.68%十二五期间各类科技计划资金拨款总额达到32.08亿元,是十一五6.5倍。

  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平台载体有序发展,体系初具规模。十二五期间,新增4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总数达94家;新增76家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128家;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69家,引进院士81名,联系院士专家团队480个;新组建38家新型研发机构。已建有10个自治区级(以上)高新区、78个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19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1个众创空间试点或培育基地;重新认定237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人才引进培养。结合草原英才工程科技子工程运行,培养自治区产业创新创业团队175个,培育自治区层面高端创新人才712名,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97人,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3名、国家万人计划专家2名。5年共有11人、4个创新团队、1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依托草原英才工程建设的创新创业基地,投入人才专项扶持资金1.4亿元。

  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层次不断升级:传统产业通过高新技术改造和先进技术装备的引进消化再创新,技术层次大幅度提升,产品结构得到优化;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列全国第5位,较2010年上升11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列全国第4位,较2010年上升8位。农牧业新技术覆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牲畜良种改良种比重达到95%以上,林业适用技术覆盖率超过70%。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中蒙药开发、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建设、完善了一批退化生态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基地,重点治理区域状况明显改善;研究开发了几种蒙药新药,民族医疗特色疗法疗效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形成规范。

  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与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要求相比,自治区综合创新能力依然薄弱。2015年我区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2%,处全国中后位置;R&D/GDP0.76%,列全国第25位;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0.84%,列全国第28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2件,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万人科技论文数1.38篇,列全国第28位。原始创新与重大成果产出总量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高端创新人才短缺,较少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基于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竞争力低;没有形成完备的基础研究资助体系,院所高校缺乏潜心研究环境,制约了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带头人培育以及开创新的研究方向;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低下。总体上看,创新基础条件落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力量薄弱,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二、把握科技创新新机遇

  认清国际国内科技发展新特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创新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科技创新拓展更大发展空间。

  世界科技发展进入空前活跃的创新时代,科技资源全球流动,国际科技合作日趋活跃,加速演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军事变革与我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历史性交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颁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新动能,必将使我区的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必须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创新对拉动经济增长、推进结构优化、促进动力转换的乘数效应,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道路,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路径,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在优势传统产业领域,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重点领域技术跨越,解决关键共性技术制约,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及产品更新换代;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和扩充产业规模,重点解决创新成果转化、核心技术突破、自主产品研发及品牌化规模化,壮大一批新产业向支柱产业发展;在现代农牧业领域,着力构建高产优质型、节约型、循环型、生态型农牧业,侧重新品种的更新率、新技术的覆盖率、深加工链的延伸和地方特色产品体系的丰富;在社会发展领域,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退化生态修复领域技术进步,推动低碳循环发展,以及满足不同档次健康与消费需求选择的民生新福祉;在服务业领域,突出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应用、公共技术平台、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创意设计、应用软件开发、基于适用技术集成示范的科技服务新业态,推广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等新模式。

  第二篇发展蓝图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决守住发展、生态、民生底线,大力促进五化协同,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对外开放为动力,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为建成创新型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亮丽的风景线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引领转型。紧扣发展脉搏,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以智能、绿色、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引领全面转型升级,围绕结构转型、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聚集创新目标,优选创新主题,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

  坚持法治创新。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创新驱动,改变人治思维习惯,摒弃以权代法。通过完善法治规范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行为边界,减少和纠正行政手段包揽或干预科技创新活动,促进法治成为创新驱动的支撑和保障。

  坚持协调发展。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不断拓展发展空间,让发展更加协调平衡,从更高层次更宽视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有序承载的协调新格局。

  坚持改革开放。牢记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切入点,破除一切不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牢记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大局意识谋划发展,进一步加强国际国内两种创新资源的整合,集成利用全方位科技开放,跨地域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活动的开放度。

  坚持强化激励。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展示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落实以人为本,尊重创新创造的价值,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坚持协同创新。弘扬协同创新理念,集众智、借外脑,围绕规划目标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作,互补创新优势。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大学、科研机构自主创新和公益服务能力,培育发展新型创新组织,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发大众创新创业活力,实现创新团队、创新平台、众创空间的多元互动和多极支撑。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一系列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内蒙古,高新技术产业取得集群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若干领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体系。建成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本土自主创新型企业、特色产业研发机构、开放型实验室、研究型大学、公益科研机构和现代化科普场馆,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比例显著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进入全国中等靠前先进水平,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

  (二)分项发展目标

  综合科技实力进入全国中等水平。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件,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达到300亿元,创新装备条件大幅度改善,自主创新领域不断拓宽,综合科技实力在全国的排位进入前20位。

  科技创新体系日臻完善。建成完善的、能够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内蒙古要求的科技创新体系,政府科研机构全面建立现代院所制度,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覆盖自治区优势学科专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成效。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确立。企业R&D经费占全社会R&D经费总量比例稳定在8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高到0.85%;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5个百分点以上。构建以信息咨询、创业孵化、科技会展及技术产权交易、知识产权服务、生产力促进、发展战略研究与科技智库建设为主体格局的科技服务体系,拓展互联网+”、云计算应用、创意设计、检验检测、科技保险等科技服务新业态。建设100个示范性众创空间,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载体支撑。

  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以上。多项产业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重点领域实现技术跨越。高新技术领域、农牧业主体技术领域以及面向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科学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集群突破。工业整体技术水平进入全国中等靠前位置,农牧业主体技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生态、资源与环境科技水平保持全国先进,社会信息化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流通、交通、金融等服务业技术应用达到全国中等以上水平。

  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7/W020170801603202806024.jpg
http://www.nmg.gov.cn/xxgkml/zzqzf/gkml/201707/W020170801603203110626.jpg

  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取得突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件,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申请总量的30%;培育一批科技名牌产品,其中国内知名品牌20个以上;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组织制定一批特色产业技术标准进入国家标准或提案,其中5—7项进入国际标准或提案;力争规模以上企业至少拥有1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提升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

  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不断完善。R&D人员总量保持4%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达到6.35万人,每万名就业人员R&D人力投入达到48.0人年/万人。引进培育100名国内顶尖的、具有组织创新团队能力的领军人才,引进培养1000名具有较强组织创新能力的学科、技术带头人,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创新团队的研究水平在若干领域跻身国内领先。人才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调整人才资源市场功能,引导创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和流动。

  第三篇主要任务

  聚焦自治区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培育新业态、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强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研发与转化,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加速引领产业变革。

  第三章现代农牧业体系技术支撑

  总体要求。以保障农畜产品安全和农牧民增收为总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着力解决现代农牧业发展中的瓶颈性技术难题,构建适应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发展要求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保障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种植业关键技术

  构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研究种质资源的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建立精准表型和重要性状基因鉴定体系;建设和完善主要作物生物育种平台,突破主要作物传统杂种优势利用的高效育种技术;开展高效种子繁育配套技术研究,创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突破性的抗逆、优质、专用玉米、小麦、大豆、油菜、向日葵、甜菜等作物新品种。

  创新农作物耕作栽培管理技术。开展主要农作物优质高产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农作物光、热、水、养分等资源优化配置与绿色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间套作轮作休耕等养地型生态种植模式与技术、粮饲兼顾型种植模式与耕作技术,农作物生长监测与精确栽培技术,主产区土壤培肥与耕作技术,农作物灾变过程及其减损增效调控技术等研究,创新现代农作物耕作栽培管理技术体系。

  构建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开展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疫情防控关键技术、危险性入侵物种与潜在入侵物种可持续综合防御与控制的关键技术、除病虫草剂减量使用技术、病虫害抗药性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和新型农药、绿色防控生物农药研发。

  提高机械化农业生产水平。突破保护性耕作、水肥药一体化、玉米籽粒直收、棉花采摘、马铃薯收获、向日葵收获、甜菜收获、杂粮精准播种与收获等机械化瓶颈技术;创新精准作业等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效能提升和可靠性技术;研发机械化栽种装备、精量水肥药施用机械、高效植保机械、高效自走式联合收获机械。强化农机农艺融合研究,建立适合不同地域的农业装备系统和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重点研发作物节水生理调控技术、增蓄降耗高效农艺节水技术、新型集雨设施设备及高效利用技术等;创新地力提升、耕层增厚、养分平衡等土壤理化性状调控关键技术,以及休耕轮作、有机培肥、残茬管理、多元养分协同等农田养分均衡调控技术;研发有机肥、粪肥高效利用技术,实施农田养分综合管理;研发无农药农产品生产关键技术,农作物秸秆高效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技术。

  专栏2 农作物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玉米。抗逆优质丰产玉米资源创新和利用,采用常规及分子标记、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生物辅助育种的方法选育出早熟、耐密、高产、多抗、宜机收玉米新品种,开展遗传多样性、杂优类群和遗传组成研究,进行玉米耕层调控改良、抗倒防衰、机械化收获、秸秆低温高效降解、高效过腹转化、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及农药减施技术等高产高效关键技术的研究。

  小麦。发掘具有育种利用价值的优异种质资源,进行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选育及优质高产绿色栽培技术研究,节水抗旱、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及抗旱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小麦接茬复种一年二熟高效生产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春小麦超高产栽培生理基础研究与种质资源创新,旱地小麦一次性高产保优施肥技术集成研究,春小麦隐性灾害防控综合技术研究。

  大豆。采用常规育种技术和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分子遗传转化技术开展大豆种质资源收集、精准鉴定,高产、优质、专用大豆新品种选育及抗除草剂、抗虫转基因新品系研发,采用品种、农艺、农机、耕作、植保技术相结合优化集成开展绿色大豆全程机械化、标准化栽培与管理技术和免耕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

  马铃薯。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筛选和创新,马铃薯育种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新品种选育,马铃薯高产高效的良种繁育体系和完善的种薯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开展马铃薯脱毒苗工厂化快繁、旱作马铃薯水分高效利用、灌溉条件下马铃薯高产高效低成本生产、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全程机械化种植等技术研究与应用。

  燕麦、荞麦。国内外抗逆、优质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和利用,燕麦抗旱耐瘠、高产优质饲草及粮饲兼用新品种选育,荞麦抗寒耐瘠、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合理轮作、抗旱节水、丰产高效栽培技术及体系研发。

  谷子、糜子。抗逆、优质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和利用,开展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选育抗旱耐瘠、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和不同生态区粳性、糯性糜子新品种,研究建立抗旱节水、丰产高效栽培技术及体系。

  大麦。通过抗旱、耐盐碱种质资源鉴选,建立抗旱种质和耐盐碱种质核心亲本库,综合运用杂交育种、辐射诱变、穿梭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早代近红外品质检测等育种技术,开展优质、高产、专用、抗逆大麦新品种选育,研究建立大麦抗逆、丰产高效生产关键技术。

  水稻。综合利用分子育种、近远缘杂交、航天育种等技术,选育抗低温、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适应性广、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水稻新品种,开展旱育稀植培育壮秧与高光效栽培技术、膜下滴灌旱地水稻种植技术、灌溉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水稻病虫害预警监测和防治技术。

  向日葵。抗黄萎病、菌核病、抗列当、高含油率、高油酸油用向日葵、长籽粒食用向日葵优异种质资源引进、评价与创新,选育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应性强的向日葵新品种,开展向日葵种子重要品质性状无损伤快速检测技术、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与绿色防控技术、向日葵抗逆(抗旱、抗盐碱)栽培技术、水肥高效利用技术、向日葵全程机械化及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

  油菜。高抗、高含油、双低甘蓝型春油菜种质资源引进、收集与创新利用,抗病、高油、双低、丰产的甘蓝型春油菜杂交品种选育和配套的机械化栽培技术研发,油菜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与化学农药减施技术研究,增强油菜综合抗逆性的蛋白诱导抗剂研发与应用。

  胡麻。胡麻特异种质资源挖掘和创新,胡麻重要性状基因挖掘及转基因应用研究,胡麻脂肪酸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高产、抗病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甜菜。甜菜有益优良基因挖掘及利用,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甜菜不育系、保持系材料进行细胞质、细胞核类型鉴定,适机收抗土传病种质资源创新与单胚新品种选育,甜菜特异资源材料组培技术扩繁体系构建,单胚雄性不育系选育,种子包衣和丸粒化、机械化节本增效、抗逆高产优质栽培等关键技术研究。

  食用豆类(绿豆、小豆、芸豆等)。高产、优质、多抗、适宜机械化生产和出口创汇的优良种质资源创新与品种选育,节本增效、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

  棉花。优质高产、抗旱、耐寒、耐盐碱、抗病虫、抗除草剂的机采棉花新品种选育,促早集中成熟化控、水肥一体化、化学打顶、脱叶催熟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关键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技术研究,播种、中耕、植保、采收等主要植棉装备和植棉智能化相关设备研发,集成形成植棉全程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

  菊芋。国内外高含糖菊芋资源材料收集与监督,高含糖菊芋新品种选育,高产优质高效和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蔬菜。抗逆、抗病、高产、适应性强、耐贮运品种选育和引进,露地鲜食蔬菜品种选育,适合内蒙古地区露地生产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机械化及标准化育苗技术及产业化开发,高效育种新技术研究,北方高寒地区新型蔬菜设施及配套环境调控技术,设施蔬菜新生产模式研究示范,设施蔬菜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生产技术研究,野生蔬菜种质资源开发及良种培育,采后保鲜贮运技术,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除草剂合理使用及残留控制技术,内蒙古冷凉蔬菜品种抗逆性鉴定体系及品质形成机理研究,有机、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构建,脱水蔬菜干燥技术研究。

  果树。抗逆优质特色果树资源开发和种质创新、露地及设施新品种选育及应用,适合内蒙古地区露地果树生产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矮砧密植技术研究,快速育苗技术及产业化开发,常规杂交育种与分子辅助育种研究,北方高寒地区新型果树设施及配套环境调控技术,设施果树新生产模式研究示范,设施果树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生产技术,果实采后保鲜贮运技术,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除草剂合理使用及残留控制技术,有机、绿色、无公害果树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花卉。抗逆优质花卉资源开发和种质创新,露地及设施新品种选育,适合内蒙古地区露地花卉生产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标准化,育苗技术及产业化开发,高效育种新技术研究,北方高寒地区花卉设施及配套环境调控技术,设施花卉新生产模式研究示范,设施花卉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生产技术,产品采后保鲜贮运技术,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专栏3 耕地保育与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耕地保育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开展高产耕地质量保育技术、中产田培肥与增粮增效技术、低产田改良与障碍因子消减技术及有机肥、粪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创新地力提升、耕层增厚、养分平衡等土壤理化性状调控关键技术和水肥协同、合理休耕轮作、有机培肥、残茬管理、多元养分协同等农田养分均衡调控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开展秸秆覆盖、免(少)耕播种种床整备、少耕带作、机械深松、秸秆还田、病虫草害综合控制、休耕轮耕等关键技术和配套关键装备研发和不同区域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研究,针对不同区域特点构建标准化、机械化的现代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与技术规范。

  肥药减量增效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化肥氮磷减施增效、农药减量控害的机理与调控途径等研究,高效缓(控)释肥、同步营养肥等新型肥料与化肥替代减量技术、低效高毒农药替代技术及产品研发、高效施肥施药新技术及新装备研发,构建化肥农药减施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综合技术模式。

  农业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开展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还田快速腐解、秸秆基质化利用等技术研究,促进秸秆的全量化利用,开展残留农膜回收利用技术研究,推动生物有机肥、生物基材料等工程化应用。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以雨水、地表水、地下水和非常规水等多水源适应性高效利用为核心,重点开展贫瘠土壤持水能力提升、雨水蓄积保墒增加作物生长季可利用水资源、化学调控提高单位耗水产出、覆膜保水、垄沟集雨、留茬覆盖和机械深松等节水补灌和作物应急抗旱灌溉技术。

  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发。针对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产地初加工等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突破技术瓶颈,研发配套装备与技术,实现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等主要作物全程机械化和向日葵、杂粮杂豆、甜菜、棉花等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生态条件下农作物适宜机械化作业的耕作制度和种植模式,构建农机农艺相融合的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模式。

  二、养殖业关键技术

  开展畜禽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利用好地方优质畜禽遗传资源,开展畜禽优良品种资源保存与创新利用研究;通过基因组学分析和多基因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建立优良基因挖掘技术体系;建设家畜杂交配套系及产业化示范平台,创建优秀核心育种群,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基础性育种和畜禽育种繁殖新技术研究,完善畜禽良种扩繁体系,选育一批优良畜禽新品种(配套系)。

  提高畜禽养殖技术含量。选择适宜本地区的畜禽养殖优良品种,开展兽药、饲料原料营养效价与安全性、饲料利用效率、养殖废弃物排放等基础性数据监测,建立相应数据库。研发畜禽健康养殖模式,开发高效安全环保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粪便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工程装备及其智能化产品,形成现代畜禽健康养殖智能管理以及养分和粪便等综合管理方法。

  集成高效安全病害防控技术。开展重大外来动物疫病发生机理与监控基础研究,开展和寄生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重视动物病原菌与寄生虫分子耐药机制,研发动物用抗菌药替代技术和产品以及中蒙新兽药新制剂创制和精准用药技术;支持新型、安全、高效疫苗和兽药研制,推进动物疫病常规疫苗、新型疫苗、兽药以及快速、轻简化、高通量诊断与监测试剂的研发及标准化应用;开展生物安全措施、诊断监测、免疫防控、区域净化等多项安全生产技术集成。

  打造绿色安全畜禽产品。研究制定畜禽产品生产全程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技术及规范,着重开展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风险评估与残留限量标准研制;积极进行畜禽追溯系统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满足绿色有机畜产品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需求。

  专栏4 畜禽养殖关键技术研究

  肉牛。本土肉牛重要性状基因组学研究与优良基因挖掘,引进品种的本土化选育与专门化新品系培育,优质良种肉牛种用价值评价与种畜培育技术研究,肉牛高效养殖技术工艺性创新和设备研发,肉牛营养检测调控与绿色高效养殖技术,肉牛精准养殖技术研究与智慧牧场建设,基于动物福利需求的肉牛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生产体系建设示范,肉牛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研究与示范。

  奶牛。寒冷地区奶牛专门化品系选育,奶牛高效繁育体系与生产性能标准化测定体系建设,奶牛消化道健康与营养代谢互作性研究,奶牛饲料营养成份和毒物高效快速检测方法研究,奶牛营养代谢检测体系的建立与示范,奶牛高产稳产健康养殖技术体系研究,规模化奶牛场小气候环境控制技术和设备开发,规模化奶牛场保健和免疫程序优化研究。

  肉羊。肉羊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研究,肉羊遗传资源引进与利用,本土肉羊多胎、短尾、多脊椎、抗逆等地方品种选育及改良与优良经济性状基因挖掘利用以及遗传机理,肉羊杂交配套系建立与产业化示范,改进肉羊精液冷冻技术提高绵羊受胎率研究,肉羊高繁新品种、品系选育技术研究,肉羊标准化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现代高效繁育技术集成示范,羔羊标准化育肥技术研究与示范,规模化肉羊养殖场免疫规程优化及示范,北方绿色肉羊生产及产品加工食品病原卫生检测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细毛羊。内蒙古细毛羊品种资源整合与联合育种平台建设,数据挖掘技术在细毛羊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影响细毛羊性状的机理机制和功能基因开发,优质细毛羊专门化品系、超细细毛羊新品系选育和关键技术,高效良种繁育体系(育种联合体)建立与示范,高效养殖模式研究,细羊毛后整理配套(质量检测)技术研究。

  绒山羊。优质绒山羊品种选育,山羊绒生长周期差异的比较研究,皮肤组织遗传规律研究,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研究,主要类型羊绒纤维品质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次级毛囊周期性发育相关基因筛选及功能验证,绒毛生长分子调控机理研究,新品系选育扩繁及产业化示范,应用细管冷冻精液提高绒山羊受胎率技术,优质高产绒山羊现代生物技术繁育,绒毛生长机理及舍饲营养调控技术,增绒复合饲料研究,圈舍饲养综合配套技术集成示范。

  生猪。猪品种选择与种猪配种技术,猪饲料调配技术,猪快速育肥技术,保健养猪技术,生态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及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马。蒙古马优异特色基因挖掘及特种马(乳肉马)新品系培育,纯种蒙古马和引进纯种马纯繁选育的BLUP模型利用,优质蒙古马、三河马、锡民河马专门化品系选育和胚胎筛选,良种马精液高效生产与保存技术,马匹育种繁殖技术体系建立,运动和骑乘马新品系培育技术。

  驴。驴品种资源评估与优异基因挖掘利用,肉驴新品种选育与引进,肉驴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驴专用饲料开发与利用,驴病害防控关键技术,肉驴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与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骆驼。双峰驼遗传基因多样性分析,绒驼、肉驼、奶驼等优良骆驼品种培育,阿拉善双峰驼标准化繁育群体及优良种公驼育种数据库建立,优良驼品种高效养殖技术、胚胎研究、优质饲草饲料研究。

  家禽。鸡鸭兔鹅等主要家禽繁殖育种及饲养管理技术,主要家禽适宜养殖规模及饲养模式研究,标准化禽舍建设技术,家禽养殖废弃物高效养分综合管理技术,家禽饲料营养与疫病防治技术。

  专栏5 养殖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废弃物高效利用。开展畜禽粪便、病死畜禽、屠宰废弃物等废弃物资源调查、基础能量与物质参数的研究和营养效价评定与安全性评估,研发废弃物机械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和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建立畜禽养殖废弃物高效养分综合管理技术体系。

  饲料资源。牧区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灌木类资源饲料化利用技术开发,秸秆高效养牛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草原放牧系统优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三、草业关键技术

  重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开展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引种驯化与生态适应性评价,选育抗逆、高产、优质的牧草品种与材料,研发配套栽培技术。

  建设优质牧草种子繁育体系。研究优质牧草种子生产关键技术,加快建立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牧草种子繁育体系,提高牧草种子产量与质量。巩固完善原有牧草种子生产基地,支持不同草原类区建立生态分区的种子生产基地,形成产业优势。

  加强天然草原保护、建设与利用。建立长期定位监测体系,研究天然草原综合生产能力构成,建立天然草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我区天然草场生产与承载能力;开展退化、沙化草地恢复机理机制及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研究,重视草畜平衡与可持续草地家畜生产技术,培育打草场,构建区域草地草畜互作发展模式。

  提升人工草地生产能力。重点突破人工草地生产关键栽培技术,合理配置草种组合,提升饲草生产机械研发与应用水平,开展放牧与割草两种类型人工草地建植的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研究草田轮作短期人工草场的栽培管理技术,加强优质高产一年生饲草料基地建设。

  加强病虫鼠害防控与草产品加工贮运的技术研究。开展草原病虫鼠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天然草、人工饲草料的加工、储藏和营养平衡技术研究,研发安全高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及生产技术,增强草产品供给能力。

  支持生态草牧业示范区建设。探索不同类区草原饲草资源配置模式,集成天然草原合理利用关键技术,提高人工种草比较效益,建立农畜产品产业发展链条,创建内蒙古不同区域生态草牧业发展模式。

  专栏6 草业关键技术研究

  优良野生牧草资源的挖掘利用与选育。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引种驯化与生态适应性评价,选育抗逆、高产、优质的牧草品种与材料,草坪草、地被植物及药用植物的选育与栽培利用,国外优良牧草品种的引种栽培和适应性评价。

  天然草原保护与合理利用。区域草地资源承载力分析,草畜平衡动态监测与优化管理体系建立,退化、沙化草地恢复机理机制与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研究,重大工程的生态绩效评估方法研究与示范,不同草原类区草畜互作发展模式研究,草原灾害防治及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等技术研究。

  饲草饲料生产加工。饲草饲料优良新品种开发与应用,草田轮作和饲草饲料地优化建植技术研究,旱生牧草和灌木类饲草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非粮型饲料资源挖掘和粮饲兼收高效种植模式研究,新型绿色安全饲料添加剂开发。

  四、林业关键技术

  林业生态建设支撑技术研究。以支撑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等国家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攻坚为目标,重点开展干旱阳坡、盐碱地、密集流动沙丘等困难立地造林及植被恢复、防护林体系构建、天然林生产力提高、高效稳定农林复合、工程效益量化评价等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

  林木长期育种工程。以主要造林树种及重要乡土树种为重点,建立种质基因库和长期育种基地,从生长、产量、材性、抗性等多性状目标进行定向改良,研究杂交育种、配合力育种、轮回多性状综合育种和分子辅助育种技术,推进高世代育种,选育适合我区不同立地条件的速生优质高产高抗林木新品种,建立杨树、松树等高产用材树种新品种培育技术体系。

  经济林建设及产业升级技术。以干鲜果等主要经济林产品产业升级为目标,重点研究育种、栽培、贮藏运输、加工利用和质量控制等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构建特色经济林良种选育、可持续经营与高效利用为一体的产业技术体系。

  林下经济开发实用技术。以改善民生、服务林农致富为目标,重点开展林下经济开发模式集成研究,开发林菌、林禽、林畜、林菜、林药、林草等系列实用技术。

  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研究。以调整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分类经营为基础,科技支撑为手段,通过科学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低产低效林改造,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和林农增收。

  灌木林资源高效培育技术。以高生产力灌木林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为目标,重点开展灌木林资源定向培育和生态功能技术研究。

  森林多功能经营技术。针对我区森林质量及效益低下的问题,以增加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蓄积量为目标,开展抚育经营、低效林改造、森林资源精准调查、森林经营规划、森林收获预估与结构调控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提出人工林可持续高效经营和天然林森林健康经营技术体系。

  林业病虫害防控技术。针对我区森林病虫害频发的态势,研究森林生物灾害诊断与持续控制、经济林生物灾害无公害防控、生态林有害生物生态调控、外来有害生物灾害预警与防控、极端气候灾害应对等林业灾害防控技术,开发林用生物药剂,力争使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灾害防控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

  森林火灾监测预防扑救技术。针对我区重大森林火灾频发的严峻形势,重点开展森林可燃物综合调控、森林火灾动态监测预警、森林火灾区域风险评估与安全扑救、高山林区森林火灾监测及预防扑救、多手段航空消防等技术研究,森林火灾监测识别准确率达到85%以上,预警准确率达到90%以上。

  森林、湿地、荒漠系统生态质量与服务功能观测与评估技术。围绕生态系统健康与服务功能评估的观测与计算方法多样、结果无法比较等问题,重点开展三大系统的定位观测研究,继续按照保质保量、统一共享的原则积累数据,完善标准体系及测算方法,为全区林业资源清查评价及生态效益补偿提供支撑。

  林业资源综合监测与信息化技术。以支撑林业信息化建设为目标,以森林资源、湿地、荒漠化土地和林业灾害为主要对象,研究天地一体化数据采集处理、动态监测等关键技术。

  生物多样性研究。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技需求,重点研究自然保护区建设、生物多样性维护与发展等关键技术,为我区林业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五、水产养殖技术

  开发大中水域渔业综合养殖技术。综合评价全区大中水域渔业生产现状,明确不同地区适宜的养殖方式和养殖品种,有针对性地开展土著鱼类地方良种保护与选育技术体系、地方品种与引进品种杂交及人工繁育增殖技术体系、适宜名特优新苗种引进与繁育技术体系的建设,支持鱼类病害预测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支持大中水域渔业生物措施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有机化、盐化污染技术研究。重点支持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巴图湾水库等较大水域开展鱼病调查、鱼浮游规律生物监测。

  发展沿黄滞洪区大宗淡水鱼类放牧式养殖技术。攻克选择性捕捞与生态管理等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已有渔业品牌技术含量。引进及改良一批名特优淡水鱼类,完善生产技术标准和配套技术规范,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减少和避免养殖水域富营养化现象发生。

  集成低洼盐碱地池塘养鱼技术。开展池塘养殖投入品(饲料、鱼药)安全评价与调控技术研究,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改进进排水设施,配备水质净化和环保设备。支持名优水产养殖增殖及池塘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尝试鱼菜共生、鱼鸭共养等新型高效养殖技术。

  六、地方特色种养技术

  重视特色野生资源开发。加强特色野生资源基因原生地保护,收集名、特、稀品种资源,建设品种资源库,加大野生资源的驯化和品种创新工作力度,培育特色新品种。开展主要林区林下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沙地沙生植物开发利用、主要山区山野菜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示范。

  强化特色种养业关键技术研究。加强特色优质品种生产技术和设施的研发,着力提高特色种养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藏与保鲜等新工艺和新设备,推进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品质标准体系建设,建设和完善特色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

  专栏7 地方特色种养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技术研究

  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芍药、防风、甘草等野生药用植物和野生花卉的天然资源保护与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沙地适生植物种类筛选和引种驯化试验研究,野生固沙植物规模繁育技术、沙生植物资源抚育保护和人工种植技术研究。

  特色植物种植。蓝莓、甜叶菊、籽用西葫芦等新品种的选育,开展人工麻黄草、枸杞、沙棘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文冠果、肉苁蓉、锁阳等人工高产稳产种植技术研究。

  食用菌栽培。黑木耳品种营养配方筛选和绿色生产技术研究,寒地灵芝种植与孢子粉采集技术研究,野生珍贵低温型草腐菌驯化选育与工厂化高效培育技术研究,冬虫夏草人工引种、驯化和栽培等关键技术研究,食用菌实用栽培模式创新研究。

  特种养殖。柞蚕特色养殖技术研究,进行冷资源条件下野猪、鹿、狐、貂、鹅、獭兔等特色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七、保障农牧业科技服务的有效供给

  加大农牧业政策支持力度。用好国家和自治区支持发展农牧业、龙头企业、小微企业、服务业等现有政策,争取更多对农牧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对从事农牧业生产和农牧业产品初加工的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推进马铃薯、杂粮、牛羊肉等我区优势资源成为期货品种上市交易。支持马铃薯、玉米、杂粮、牛羊肉、羊绒等我区优势产业建立要素市场,开展现货交易。积极争取国际间政府贷款,加大对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放宽对农牧业产业外商投资者进入某些相关行业或领域的限制,改善投资环境。

  加大农牧业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农牧业资金投入力度,盘活存量科技资源,强化涉农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服务三农职责,引导农牧业相关科研教学单位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支持各地区深度配置服务资源,整合已有农牧业服务平台、创新载体,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抓好区域性农牧业科研机构功能升级,配备必要的基础服务设施、实验基地、野外台站等。强化农牧业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符合市场规律、贴近农牧民需求的服务模式。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尊重市场规律,遵循自愿、互利、公平、诚信的原则,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农业科研院校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统计和报告制度。在成果转化同时,把农牧业适用技术推广摆在农牧业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针对地区农牧业发展需求,凝练一批关联度大、产业链长、推广面广、示范效应显著的先进适用技术和重大应用成果,优先扶持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集成及配套技术、模式化饲养技术、家庭农牧场合理利用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开展农牧业科技培训。相关科技计划设置科技培训专项指标,延伸原有星火培训、科技富民强县培训内涵,拓展培训对象,提升培训内容、方法。充分利用农村牧区科技带头人、致富能手、科技特派员、乡土科技人才,带动科技培训,形成一人兴一业、一户带一片的示范效应。依托村村通科技网络工程,开展网上培训,解决科技培训由点到面的问题。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作用。围绕发展互联网+”农牧业服务,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开发精准农业农田信息快速获取技术系统、精准作业数字化管理与智能决策、肥水药精准实施装备等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系统;构建温室、畜禽、水产等领域全产业链条的智慧农业系统。开展物联网技术在农牧业科技服务领域应用示范,优先建设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体系,实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共享。支持物联网信息平台建设技术研究,选择重点龙头企业实现基地生产、加工过程的视频监控。

  第四章现代工业体系技术支撑

  总体要求。把握新常态下动力转换、结构升级机遇,结合化解过剩产能和产业优化,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破解瓶颈制约,保障技术供给,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构筑引领型发展的支撑基点。

  一、能源产业技术

  开展能源高效利用科技攻关,推动装备改进升级。

  发展安全、高效、智能化煤炭开采技术,促进煤炭清洁、高效、集约利用。

  发展煤炭分级分质清洁高效转化利用技术,优先开展分级液化技术和低阶煤干燥、热解、中温焦油加工成套技术。

  发展适应内蒙古地区煤种的预处理技术,重点开展煤种配煤制备高浓度成浆性技术,高硫主焦煤脱硫技术,煤种焦化精细化智能配煤系统开发及工业示范,煤种型煤技术。

  开展煤炭资源深部分布规律、煤炭资源特性、煤岩学与煤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查明煤中有价元素与有害元素的分布赋存规律;开展煤炭自燃特征与形成机理、燃烧变质作用对煤质的影响研究。加强煤炭自燃防治与地热利用,煤层气赋存规律与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加强煤炭开发生态环境保护,重点研发井下采选充一体化、绿色高效充填开采、无煤柱连续开采、矿区地表修复与重构等关键技术装备。

  发展煤炭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支持开展粉煤灰中有价元素提取工艺技术研究。优化完善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建立高铝煤炭资源循环利用全产业链。

  建立煤炭质量标准化技术体系。发展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促进煤矿安全技术装备升级,提高煤矿抗灾能力。

  积极发展新型煤基发电技术,进一步提高煤电参数等级,研发燃煤烟气氮氧化物、硫化物的协同脱除与资源化利用技术,重点突破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PM2.5前驱体一体化脱除技术,建立适宜于内蒙古缺水地区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与装备。

  支持大型坑口燃煤电站发展煤化电多联产系统核心单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在高效洁净燃煤火力发电及发电环保技术、超大规模互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控制技术研究应用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专栏8 煤炭高效开采与集约利用技术

  建井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煤矿信息化技术,煤炭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技术。

  深层煤炭资源高精度勘探及开发技术,煤炭高效开采和低污染转移技术;煤炭脱硫技术,煤炭高效、保水、低污染燃烧技术,低热质煤改质技术,煤基新材料(粉煤灰、煤矸石)开发利用关键技术,褐煤多联产与梯级利用技术,新一代煤炭气化、液化技术。

  煤沥青清洁高效转化利用技术,煤基高值功能化碳材料制备技术。

  优化完善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重点突破成渣量较高、副产品资源化利用等问题,形成针对大型煤粉锅炉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建立粉煤灰年产50万吨氧化铝工艺技术包,开发低成本、低渣量碱法提取氧化铝技术。

  二、新型化工产业技术

  解决传统煤化工产业技术布局分散、结构层次低的瓶颈制约,夯实煤制甲醇、煤焦化、煤制合成氨尿素、电石聚氯乙烯等产业升级换代的技术基础,广泛应用节能减排、污染物控制、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推进现代煤化工示范升级和技术跨越式发展,全面完成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等核心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形成3—5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煤化工成套技术、5—8个煤化工领域重点实验室、10—15个创新团队。

  发展煤化工下游产品延伸技术,拓展煤基精细化工、材料化工产业链。重点在精细化学品、有机化工原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高效催化剂生物可降解塑料、合成染料等关键产品技术取得突破,聚合物加工技术、农用化工技术、新型催化技术等取得重大进展。

  构建传统煤化工改造升级与现代煤化工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技术集群,形成迈向国际前沿的新型化工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引领我国新型化工产业的发展。

  专栏9 新型化工产业关键技术

  大型高效合成和精制技术。高温费托合成技术,低温费托合成技术,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焦炉煤气低温换热式合成天然气技术,合成气催化制低碳混合醇技术,1,4丁二醇国内自主技术,甲醇制乙醇技术,甲烷化技术,大型甲醇合成技术及装备,甲醇制乙烯、丙烯工程化技术及装备,甲醇制芳烃工程化技术。

  煤气化技术。固定床加压气化技术,高温高压下控制溶渣排出技术,自主加压硫化床气化技术,4.0MPa大型干粉煤气化技术,6.5MPa高压干粉煤气化技术,8.7MPa高压大型水煤浆气化技术。

  下游产品延伸技术。费托合成油品深加工技术,乙炔下游产品开发技术,甲醇制聚甲氧基二甲醚技术,烯烃、乙二醇、尿素下游系列产品开发技术,煤焦油沥青改型技术及路用性能研究,煤基聚烯烃功能化改性技术,聚碳酸酯工艺技术开发,碳酸乙烯/聚乙烯醇强化过程开发,合成异丁醇工艺技术开发,合成乙醇工艺技术开发,煤系针状焦制备技术研发与中试,涂装高分子材料制备,粗苯反应精馏与副产物噻吩衍生物技术及工业示范,煤焦油馏分加氢制清洁燃料油技术及工业示范,煤基甲醇制汽油技术,芳烃下游产品开发系列技术,草酸酯路线制取乙醇酸甲酯化学品技术,大型变压吸附及膜分离技术,甲醇蛋白技术。

  系统优化集成与设计技术。电厂余热用于低阶煤热解生产过程优化,焦化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气化灰水结垢处理技术,煤炭干馏循环硫化床气化多联产技术,煤化工与高耗能工业过程耦合技术,煤化电热多联产技术。

  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烟气无压余热高效再利用技术,新型熄焦技术开发,水蒸汽熄焦副产合成气工艺开发,余热梯级回收与工业废渣协同利用技术。

  排放物控制技术。煤化工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气化炉渣处理研究及示范,煤化工循环水氯离子处理技术,甲醇废旧催化剂处理技术,焦炉烟囱脱硫技术,二氧化碳驱气技术装备,绿藻培育及利用技术,碳汇林种植技术,二氧化碳低能耗捕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三、有色金属开采加工技术

  促进解决国家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面临的冶炼产品转化率不高、资源保障程度低、高新技术储备和高端产品开发不足、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低、高耗能高污染仍然突出等问题,加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自主创新,在铝、铜、锌、铅、镁等绿色高效生产工艺技术及深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积极进展。

  促进铝产业延伸升级。重点支持高、精、尖、深加工产品和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优先发展铝板、带、管、棒、型材及高纯精铝、高纯高压电子铝箔、汽车铝合金轮毂等产品,大力开发轨道交通用大型铝合金型材、具有较好成形性能的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加强航空航天及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用高抗损伤、高强度铝合金及高档铝合金板、型材和锻件的研究开发,深度研究高铝粉煤灰碱法低成本提取氧化铝技术。重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电解铝及铝深加工技术创新基地。

  促进铜冶炼及延伸加工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重点发展高性能铜板、铜带、铜箔和铜管材,积极开发电解铜箔、电子引线框架、变压器用铜带和特种漆包线等高附加值铜材精深加工产品。大力发展高强高导新型铜合金接触导线及绿色无铅环保型铜合金系列产品制备技术。开展稀土在铜棒、线材中的应用研究。支持开展铜冶炼及延伸加工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淘汰落后冶炼产能。确立铜加工技术及铜基新材料应用技术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促进提高锌产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强原矿锌精矿电解锌锌合金锌产品产业链技术体系构建,重点开展高性能镀锌及压铸用锌合金开发。支持锌企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促进铅采选冶炼技术升级。延伸铅产品加工链条,加快对落后熔炼还原工艺的技术改造,提高冶炼技术水平。发展高品质精铅,重点开展铅合金材料的应用研究,加强再生铅资源利用技术,重视开展尾矿及冶炼废渣中有价金属元素的提取。

  促进镁产业延伸加工技术升级,提升镁产品结构。改进原镁生产技术,发展新型高性能稀土镁合金材料及产业化应用,形成原镁新型合金材料高品质镁合金压延加工技术和产品链条。开展镁合金件微弧氧化及其致密化处理工艺研究,镁合金板材轧制工艺研究。重点突破高性能镁合金铸件挤压铸造成形技术,加强低成本AZAM系列镁合金压铸产品开发。建立镁合金技术数据和标准评价体系。

  专栏10 有色金属开采加工关键技术

  铝产业技术。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技术,铝用碳素技术,铝电解节能技术,电解铝生产流程模拟仿真与优化技术;铝合金气体过滤复合净化处理技术;高性能铝合金部件挤压铸造技术,复杂截面、高精度铝合金型材制造技术;高精度、高品质铝及铝合金板带箔轧制技术;铝及铝合金塑性变形过程模拟仿真技术;高性能铝合金焊丝材料及产业化技术;航空及国防领域用铝合金厚板,汽车车身用复合铸造铝合金板材,电解电容器用高纯高压电子铝箔,高速列车用大型铝型材,航空航天用高强铝合金;高纯氧化铝制备技术。

  铜产业技术。粗铜吹炼技术,铜合金熔铸技术;高性能无铍弹性铜合金技术,高纯铜合金溅射靶材,高强高导铜合金线材制备技术;铜冶炼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用于制酸的SO2回收效率,铜冶炼中低成本、环保和天然气利用技术及设备;高效高精密内螺纹铜管加工技术,18微米以下压延铜箔制备技术,铜合金板、带、线生产全自动化,集成电路铜合金引线框架板材制备技术,铜包铝复合导电排技术;稀土铜合金、功能铜合金前沿技术。

  锌产业技术。低污染沉矾除铁湿法炼锌铁矾渣综合回收利用技术,低污染沉矾除铁湿法炼锌高浸渣浮选前预处理技术及回收银金新工艺,含碳银精矿银冶炼工艺研究,锌基新材料应用技术开发。

  铅产业技术。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型采矿及浮选技术开发,氧气侧吹熔池熔炼直接炼铅工艺;长使用寿命、大能量密度蓄电池开发,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优化技术,大极板、大电解槽粗铅电解精炼技术;废蓄电池预处理自动化技术,铅膏先进预脱硫技术开发,铅膏冶炼全湿法工艺技术。

  镁产业技术。皮江法炼镁降耗工艺集成技术,低成本、低能耗新型原镁冶炼技术,镁渣高值循环利用,高效节能原镁生产工艺改进和装备研发;镁合金晶粒细化技术,镁熔体精炼、净化技术,大型厚壁构件压精技术与装备,高性能镁合金铸件挤压铸造成形技术,镁合金低压铸造技术,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技术,高危、劣质废镁回收技术,高品质镁合金铸锭制备工程技术,镁合金板材轧制工艺研究;镁合金件微弧氧化及致密化处理工艺,镁合金表面无铬化化学转化处理工艺,镁合金表面稀土转化膜工艺研究,镁合金表面处理溶液在线检测及成分控制技术;稀土镁合金中多元稀土协同作用研究。

  四、钢铁产业技术

  以包钢集团、北重集团、包头市金属深加工产业园区为主体,以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链延伸为核心,大力发展稀土钢品牌。重点支持汽车用稀土钢、俄罗斯高寒地区用钢轨、管线钢、超深冲板、防腐耐热抗挤毁石油套管、低碳氮铁素体不锈钢、700超超临界电站用镍基高温合金锅炉管及核电站用合金管、双金属大口径无缝钢管、20吨以上特钢大型锻件产品(包括风机主轴、核电锻件、船用曲轴、大型轧辊、高压汽轮机转子、大型环类锻件等产品)、航空航天结构件用钛合金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

  五、装备制造业关键技术

  分步落实《中国制造2025》,深度融入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促进解决行业大而不强、信息化程度低、缺乏核心技术和技术储备等问题,引导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填补带动性强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整机产品和关键技术空白,促进建设一批高技术水平的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积极开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专用智能制造装备研发,重点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依托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实施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分类开展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仓库应用、智能化管理和服务等试点示范。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研究开发基于互联网的现代制造新模式。

  强化装备制造基础能力。着力解决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产品性能和稳定性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关键共性基础工艺研究体系,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攻关。推动整机企业和基础零部件企业协同创新,在重型及专用车辆、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工程机械、煤炭石油综采装备、高端畜牧装备等重点领域,支持首台(套)、首批次重大装备自主研发,针对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需求组织重点突破。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开展装备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加快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等加工工艺,实现绿色生产。推广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术工艺,提升电机、锅炉、内燃机及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加强高端装备创新设计能力。支持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高端装备,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建设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在重型及专用车辆、煤化工成套装备、铁路车辆、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畜牧机械、智能输变电设备、新能源设备、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核电装备、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形成若干具有国内先进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创新设计集群。

  专栏11 装备制造关键技术

  智能设计制造技术。人机智能交互技术,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技术及生产线,金属与非金属3D打印设备与耗材制造,生产过程智能优化、供应链优化技术,智能物流管理技术,物流仓储和分拣设备制造技术、仓储设备智能化应用,制造工艺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技术,信息化设计、过程集成设计、复杂过程和系统设计技术。

  互联网+制造技术。制定互联网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路线图,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支持建设装备制造云服务和大数据应用平台。

  专栏12 装备制造业系列产品开发

  汽车系列产品。新型重型汽车系列车型、专用车系列产品,重卡动力总成系统,重型汽车用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汽车零部件设计技术、自动化监测与控制技术,汽车动力装置设计制造技术,汽车控制传统系统与电子模块设计制造技术,新型发动机、制动系统、高端自动变速器等装备制造技术。

  工程机械系列产品。全新系列矿用自卸车、高性能智能化液压挖掘机,大功率装载机、旋挖钻机、岩巷掘进机、推土机,大型矿井支护、采掘装备及自动化控制,矿用高性能抢险救灾装备,高效分选配煤装备,煤机装备数字化控制系统,煤化工成套设备。

  综采设备系列产品。石油综采设备及关键零部件。

  电力设备。智能电网设备,换流变压器、换流阀等电站辅机设备,高压及特高压电线电缆、电力调度、变配电及电网运营系列产品,大功率发电机组节能、低噪、免维护变压器。

  铁路车辆及轨道交通系列产品。列车牵引控制系统及制动装置,高速铁路客车,重载铁路货车,专用型铁路敞车、罐车,外贸敞、罐、平、棚、漏斗车,新型城轨车辆等装备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维护技术。

  农牧业机械系列产品。智能化、多功能农牧联合型机械,节水灌溉机械,大型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优质牧草收获加工技术及装备,生态工程集雨深耕特种开沟机械。

  六、农畜产品加工技术

  发挥绿色、天然、有机优势,突破一批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核心技术,以科技计划项目带动、培育一批农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打造绿色品牌,延伸产业深度,在乳、肉、粮、油及地方特色资源加工领域形成核心技术体系。

  开展主要粮油作物、果蔬制品食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无浪费式牛羊肉加工工艺研究与特色肉产品开发,加快乳制品加工工艺和产品创新步伐,加大羊绒新产品开发力度。

  推动主食产品研发,重点推进马铃薯主粮化主食化进程。推动温饱型为主体的食品消费格局向风味型、营养型、便捷型、功能型方向转变。加强主食加工研发体系、标准化技术体系建设,组建主食加工技术集成联合体。

  建立农畜产品食品链全程卫生安全控制示范体系,重视加强食品添加剂和配料高效安全制造技术、食品原料和食品包装材料纳米化加工技术、食品高效分离提取技术、食品非热加工技术、可食性全降解食品包装材料工业化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

  加快推进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稳定保持乳、肉、绒深加工生产装备与工艺技术的国内领先水平,加快形成粮油、薯果蔬、饲草料、健康保健产品产业加工技术体系。

  专栏13 农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集成

  小麦面粉制品食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大豆蛋白提取工艺改进技术,不饱和脂肪酸及非转基因油脂系列产品加工技术,大豆功能性成分提取技术。

  燕麦、荞麦制品创新及食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燕麦草颗粒、草块等饲草产品加工技术,荞麦除草剂生产关键技术,新型燕麦、荞麦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精深产品研制开发;

  马铃薯功能性新产品研发,马铃薯功能性成分提取与应用研究,马铃薯优质变性淀粉生产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马铃薯第三代主食产品研发,马铃薯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系列产品开发。

  胡麻籽中木酚素高效提取技术,胡麻油精炼技术,胡麻新产品开发,胡麻饼粕综合利用研究,胡麻秸秆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研究,胡麻纤维提取及高效利用。

  向日葵种皮、秸秆功能成分应用及产品开发;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技术。

  果蔬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脱水蔬菜干燥技术,专用型果蔬功能成分提取及加工技术。

  绿色、多品种和特色风味系列肉类食品精深加工技术,发酵牛羊肉高端制品加工与安全生产关键技术,肉类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专栏14 玉米精深加工关键技术与产品创新

  开展玉米、玉米芯、玉米秸秆高效深加工产品及工艺技术研究,推动玉米加工产品由抗生素原药、氨基酸、酒精等向抗生素成药、药用玉米糖浆、变性淀粉、苏氨酸、柠檬酸、山梨酸、可降解聚合物等高端产品发展;研究开发玉米食品、糖果、糕点、饮料系列产品;重视以玉米为原料制取玉米化工醇技术的研究应用。努力形成建设世界最大的抗生素原料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氨基酚、苏氨酸生产基地的技术支撑。

  专栏15 乳品工业关键技术开发

  开展原料营养与加工特性研究,重点开发强化婴幼儿奶粉、免疫活性肽、益生菌发酵产品等新型乳品加工技术;开展不同风味发酵乳制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发酵剂浓缩技术、冷冻干燥技术、菌种筛选保藏技术、菌体细胞分离技术等;搜集并建设菌种资源库,强化菌种的引进再创新,筛选风味独特、性能优良、适宜商品化的优良菌种;研究开发现代乳品质量及安全检验技术。

  专栏16 羊绒产品关键技术开发

  羊绒高支纱纺纱工艺研究、新材料应用及纱线品质提升,羊绒针织品编织工艺研究及装备自动化升级,羊绒针织品组织花型开发应用及细节品质提升,羊绒制品新功能技术研发及后整理产品风格一致性关键技术;羊绒絮片服装开发。

  七、稀土新材料技术

  巩固和保持稀土地采、选、冶技术的世界先进水平。大幅度提高稀土采矿开采回采率、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率,到2020年分别达到99%60%以上。突破白云鄂博稀土矿产绿色、低耗开采和冶炼分离工艺技术难点,重点解决稀土冶炼分离污染,改善稀土行业尾气综合治理工艺。开展稀土精矿高效冶炼提取技术开发,开展稀土分离提纯过程强化及装备研究,开展钍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突破稀土金属领域关键技术瓶颈。重点开展耐氟盐腐蚀绝缘材料研究,电解法制备中重稀土中间合金工艺研究,高纯稀土金属制备方法研究。

  发展稀土合金与结构材料,促进稀土元素的平衡利用。重点突破高品质低成本稀土中间合金制备工艺技术。发展稀土合金规模化生产技术,开发高性价比的稀土镁(铝)合金及高品质稀土钢结构材料。发展短流程制造技术与装备,建立稀土合金和中间合金质量评价体系。

  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突破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储氢材料及镍氢电池、稀土抛光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发热材料、稀土精细化工材料、稀土掺杂特种功能材料的制备、应用和产业化关键共性技术,提高稀土高端产品性能。建立稀土功能材料公共测试平台及评价系统。

  ——稀土磁性材料。打造高性价比稀土永磁材料,优先开展高性能高稳定性钕铁硼永磁材料研究、铁基大磁致伸缩材料研究、低成本高性能超磁致伸缩材料研究,建立稀土磁性材料质量评价体系,满足节能及新能源产业、高端电子信息产品的应用需求。

  ——稀土发光材料。重视稀土发光材料关键制备技术研究,优先开发新型白光LED用荧光粉及其合成设备,开发PDP3D)显示、生物探测用发光材料关键制备技术,掌握无汞灯用荧光粉规模化制备技术,实现PDP显示、半导体照明用稀土发光材料产业化。

  ——稀土储氢材料及镍氢电池。提高镍氢动力电池的性价比及规模化生产的一致性,开发电动汽车用高功率镍氢电池储氢合金负极材料产业化技术,开发La—Mg—Ni系储氢材料成分、结构控制技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a—Fe—B系储氢材料,发展金属氢化物空气电池,建立稀土储氢材料品质检测标准及应用技术研发平台。主要稀土储氢材料产品及动力镍氢电池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稀土抛光材料。突破稀土抛光材料规模化稳定生产关键技术,提高产品纯度和品质,发展用于液晶显示器、玻璃硬盘基片、蓝宝石等高端稀土抛光材料关键制备技术,开发化学机械抛光用铈基抛光液,拓宽稀土抛光材料在半导体、玻璃硬盘、高性能光学仪器、LED等领域的应用。高纯铈基化合物、高性能氧化铈抛光粉等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稀土催化材料。发展新型稀土催化材料,强化稀土催化材料在催化燃烧、烟气脱硝脱硫、固体燃料电池、机动车尾气净化等方面的应用水平;研究开发稀土催化材料工业化制备技术,促进高丰度稀土元素LaCe等的平衡利用,开发整体式集成稀土催化材料。在稀土催化剂材料结构设计、生产制备关键技术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稀土发热材料。优化现有铬酸镧生产工艺,突破新型、节能、环保型生产铬酸镧元件成型、烧结关键技术,促进铬酸镧产业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稀土精细化工材料。突破新型稀土功能助剂产业化制备技术,优先开发高效环保稀土复合稳定剂、PVC合成用稀土耐热终止剂生产关键技术,重视发展多品种无毒高效新型稀土复合助剂,促进稀土复合助剂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稀土掺杂特种功能材料。优先发展稀土改性热涂层材料、高性能氧化铝陶瓷材料、稀土掺杂上下光转换材料,完善热障涂层制备技术,开发等离子喷涂技术应用;研究稀土氟化物对氧化铝陶瓷的改性机理,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特殊物性稀土掺杂助剂制备技术,实现稀土掺杂助剂形貌特征、晶粒尺寸的可控调节。

  ——新一代稀土功能材料。重视稀土高频、磁传感、激光晶体、闪烁晶体等新一代稀土功能材料及低成本稳定批量制备技术研发,满足智能控制与探测等高端应用需求。

  专栏17 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绿色开采、高效选别和综合利用

  稀土矿物高效选别工艺技术研究。白云鄂博矿选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研究应用,白云鄂博矿尾矿提取稀土、萤石和铁及综合利用技术,高效串级浮选工艺技术,白云鄂博资源地质整装勘探新技术。

  稀土元素平衡应用技术研究。高丰度稀土合金及结构材料研究开发,氟化物氧化物体系熔盐电解节能槽型及工艺,中间合金电解法生产中重稀土工艺及装备。

  专栏18 稀土冶炼环境保护与循环利用技术

  稀土冶炼废水综合治理技术。稀土转型废水治理研究,稀土皂化废水治理工艺研究,稀土碳沉废水治理工艺研究。

  水浸渣中钍、铌、钪、硅等资源综合提取与利用技术研究。

  焙烧尾气综合治理研究。含硫量尾气脱硫技术研究,硫氟混酸分离技术研究,以氟硅混酸为原料的高品质氟产品开发研究,氟化物体系熔盐电解废气治理和废渣中稀土的回收,稀土合金冶炼过程废气、粉尘、废渣处理。

  专栏19 稀土合金及结构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高品质低成本稀土中间合金制备工艺技术,稀土轻合金制备工艺技术,稀土钢结构材料制备技术,稀土镁铝合金铸棒技术,新型稀土合金材料制备技术与工艺。

  专栏20 稀土功能材料及终端器件关键技术

  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均匀性一致性研究:高性能高矫顽力烧结钕铁硼辐射磁环研究,医疗、汽车、风电装备用高性能钕铁硼磁体及航空航天用钐钴磁体,移动式稀土永磁核磁共振仪、特种稀土永磁电机,精细粒钕铁硼永磁材料研究,烧结钕铁硼高质量防腐镀层技术,粘结和热压钕铁硼辐射磁体研究。

  新型、廉价稀土永磁材料及关键装备开发。低重稀土含量高矫顽力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无重稀土永磁材料。

  磁制冷材料及器件。制冷效率高、功率大、温差大极较低磁场磁制冷机研制,低成本、多体系稀土LaCeGd基室温磁制冷材料、磁工质及低磁场磁制冷机。

  荧光粉规模化制备技术。新型白光LED用荧光粉及规模化制备技术,粉体芯片封装器件产业链配套技术,太阳能电池用高效光谱转换材料及应用技术。

  高效率、长寿命稀土储氢合金电动汽车用镍氢动力电池。

  纳米二氧化铈抛光液产业化制备技术。规模化稳定生产高性能氧化铈抛光粉关键技术与设备。

  脱硫脱硝稀土催化剂制备技术研究。烟气脱硝低温高效稀土催化剂,工业源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催化燃烧的低贵金属富稀土整体式催化剂,同时具有低温活性和高温稳定性的多功能结构稀土燃烧催化材料。

  镧铈稀土元素在稀土新材料中应用研究。

  专栏21 新材料技术及深加工产品开发

  高性能合金材料及产品开发。硅系、锰系、氮化、铬系、铝硅钛、镁合金材料等高性能合金深加工产品;高纯电子铝箔、超高压化成箔、铝钛硼等新型铝合金材料;高端硅系列产品。

  非金属功能复合材料及产品开发。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性能芳纶复合材料,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功能陶瓷材料,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功能涂层材料,光纤预制棒,光纤传感材料制备技术,塑料光导纤维制品。

  无机材料深加工。方沸石、超细高岭土、紫砂陶土、石英砂、膨润土等无机材料深加工利用技术,石墨烯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特色新材料及产品开发。发展污水处理剂、生物添加剂、分子陶瓷导线、医药载体等产品,开发新型节能保温材料。利用非金属矿物质,研发低温碳化、纳米孔道疏通、界面活化改性等复合技术,发展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硫化物、碳化物、氮化物以及脱色、除臭等功能的非金属矿物质新型环保材料。

  八、生物技术

  提升影响农牧业综合生产力的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发展生物种业,突破主要农作物、主要林果花草、畜禽水产生物育种、良种繁育、种子加工等核心技术,重点发展性控技术、胚胎工程技术、优良牛羊良种分子育种技术。支持开展转基因技术研发、生物农药、生物兽药、可降解地膜、新食品与饲料添加剂等方面生物技术应用研究,积极发展生物饲料、生物肥料发酵技术。

  开展优势生物资源挖掘及生物制品产业化技术研发。重点发展农畜产品有效成份提取分离技术研究,利用生物技术开展玉米、马铃薯、亚麻、荞麦、蓖麻、番茄、沙棘、黄芪、甘草、麻黄、苁蓉、锁阳、螺旋藻及动物脏器资源深加工生物制品研发,在玉米淀粉、氨基酸、微生物蛋白胨、果葡糖浆、葡萄糖酸钠、甜菜红色素、羊胎素、酶制剂、黄酮等产品方面形成产业化技术体系。

  加强医药生物技术研发。以自治区多发的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治疗需求为牵引,面向国内及国际干细胞研究发展前沿,提升干细胞研究及转化医学领域技术水平。提高传统动物疫情防控疫苗品质,开展猪用、牛用、禽用新苗开发和工艺改造,发展兽用疫苗悬浮培养和纯化浓缩技术,重点实施牛羊布式菌新疫苗研究与开发。开发兽用免疫抗体制剂新系列。

  大力开展创新药物研发。重点开展蒙中药创新药物、优势原料药、生化药研发和蒙中药现代化。支持药用蛋白、高活性生物功能多肽、阿维菌素、黄原胶、微生态活菌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新产品开发。重点支持抗肿瘤药物、靶向抗瘤新药、糖尿病治疗新药、呼吸系统治疗新药、调节血脂类药物研发。开展肝纤维化诊断治疗及肝纤维化治疗药物创新,推进发酵虫草菌粉替代冬虫夏草工艺升级。支持生物制药企业普遍开展生产菌种保藏条件与发酵工艺关系研究,提升菌种制造与保藏技术水平。

  重视开展生物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的交叉研究。加快布局合成生物技术、生物大数据、蛋白质研究、基因编辑技术、生物3D打印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促进生物技术在精准医疗、体外诊断技术与产品研发、组织器官修复与替代、细胞工程与酶工程、膜分离等方面取得突破。

  专栏22 生物关键技术与药物创新

  农作物病害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生产抗生素新工艺研究,生物新型药物制剂,饲用活性微生物添加剂,快速、高效、安全、廉价的新型畜禽市场苗基因工程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各种生物活性酶、活性因子提取及应用技术,酶制剂在造纸、纺织、制革中的产业化应用,新型生物制品产业化技术。

  乳酸菌资源利用及相关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九、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发展太阳能利用技术。研究石墨烯、砷化镓、铜铟镓硒等薄膜电池产业化技术,大幅提高电池效率。突破太阳能发电、集热关键技术,重点开展太阳能光伏材料及电池制备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支持自动向日跟踪系统、微网储能系统研发,积极推进太阳能多晶硅材料物理法制备核心技术,开展大型光伏电站高效可靠运营控制与发电增效技术研究。研发光伏电池组件及控制设备等关键产品。培育太阳能光伏发电解决方案服务机构,提升建筑物光伏发电、兆瓦级荒漠光伏发电、光伏系统与智能并网等关键技术服务能力。

  推进风能利用技术。开展大规模风电并网接入及分布式风电接入技术研究,重点推进新型风电储能材料、储能装置及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开展风光多能互补风电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优化升级离网型户用小型风机系列产品,推进兆瓦级以上大型风电系统国产化进程。支持掌握风能燃煤(天然气)混合发电核心技术,推动风电逆变系统数字化实时控制、风电场运维管理技术产业化。开展风电检测保护技术、风力机润滑监测与维护技术、风能检测技术、电网稳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发展生物质能技术。重视农林生物质燃料发电、生物质直燃和气化供热发电、微藻及秸秆类燃料加工转化。支持生物质替代能源技术研究,推动生物天然气转化与纯化、秸秆类原料制生物柴油、纤维类植物制乙醇、工程微藻生物质燃料油技术升级。开展生物质太阳能耦合供能及联产化学品、生物质热解试验示范。推进生物质发电装备升级,研究开发生物质反应器等核心部件产品。

  大力发展核能技术。加快建设我国第一座重水堆核电站燃料元件生产线,实施高温气冷堆核电燃料生产线项目,突破第四代核电燃料元件制造技术。提升铀矿开采提取和钍提取分离及天然铀化工转化生产线,扩大压水堆核电燃料元件生产规模,建立国内先进的核电燃料结构件制造基地。打造百亿元级核燃料产业园区,形成我国最大的核燃料元件研发、生产基地。

  专栏23 新能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化技术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及光伏技术开发,槽式太阳能集热技术,平板太阳能集热技术,大容量太阳能储热技术;精细化太阳能资源评估及区划技术;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整线集成,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开发,大型光伏并网电站和微网光伏系统设计,城镇居民集中供热等分布式光电热技术应用。

  兆瓦级风电机组关键技术及关键配件产品,风电场监控系统、变频控制系统、风电控制系统辅助设备。边远牧区风光互补一体化技术应用。精细化风能资源评估与风电功率预报技术。基于风能、太阳能、抽水储能的小型局域智能电网技术,大规模超临界空气储能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示范。

  非粮油脂植物制生物柴油、纤维类植物制液体燃料、甜高粱秆制燃料乙醇、工程微藻生物质燃料油等产业化技术,生物炼制集成技术体系和多联产工业生产系统。

  建设核电燃料元件制造用包壳、端塞、格架和管座等结构件加工生产基地,建成年产30万个高温气冷堆球形燃料元件生产线。

  十、新一代信息网络和大数据技术

  围绕国家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化、泛在化、智能化趋势,加快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宽带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高性能计算软件、智慧城市等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突破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积极发展高端电子信息制造技术,不断扩大信息产业规模。

  云计算研发与应用。依托国内顶级云计算数据中心和大数据资源,推进云计算重大设备、核心软件研发与应用,重点突破云计算平台大规模资源管理与调度、运行监控与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提高相关软硬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水平。引导专有云有序发展,积极开发满足不同需求的云服务模式和云计算应用平台,优先开展政务、商务、物流、工农业服务、医疗卫生、教育、食品安全等领域云计算应用示范。应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改造电子政务系统及软硬件资源,推动办公模式云端化、移动化,实现政务信息系统整体部署和共建共用。推进虚拟数据中心服务、云存储服务、分布式数据处理服务,建设国内一流的云服务基地。

  大数据平台构建与应用。依托内蒙古大数据公用平台和地区大数据中心,围绕数据感知、传输、处理、存贮、统计、分析、挖掘、展现、应用等数据全流程,开展大数据基础应用研究,重点突破海量数据存储、数据预处理与新型数据挖掘分析、大数据信息安全等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大数据标准和规范。发展大数据应用创新,推进各类政务系统、产业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的大数据应用,优先开展大数据在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全流程及涉农涉牧各环节的应用,重点支持大数据在环境监测、交通运输、健康医疗、智能电网、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开展农牧业大数据应用,运用地面观测、传感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开展农牧业生产环境、生产设施和动植物本体感知数据的采集、汇聚和关联分析,完善农牧业生产智能监测体系。

  专栏24 云计算研发应用与大数据基础平台

  开展云计算应用平台建设。重点突破云计算应用软件、支撑平台等关键技术,开展智能终端软件平台、终端设备远程映射技术研发,解决基于视频内容为核心的采集、分发、监测、交易技术关键,形成技术成熟、运行安全的云计算及各类应用云解决方案,优先构建覆盖全区的国土云、环保云、航天云、农牧业云、医疗卫生云。

  构建大数据基础平台。重点解决大数据应用的计算存贮、数据处理与挖掘分析、大数据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开展数据交易与增值服务、数据应用的孵化与联合运营,数据保密等级评定与认证。挖掘公众数据需求,推动大数据在教育、医疗、农牧业、文化、交通、社保、就业领域的应用创新。发展大数据中心建设软硬件产品。

  推进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创新。促进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3D打印、个性化定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探索上下游协同应用的新技术模式。支持云服务企业、物联网企业积极开发面向市民出行、公交线路优化、视频监控网络、能源消耗监测、环境监测、健康医疗、旅游等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推广基于北斗系统平台开发的应用系统、全新体验的移动办公整体解决方案,支持基于海量用户行为的数据集成互动服务。加强农情、植保、耕肥、农药、饲料、疫苗、农牧机械作业等相关数据实时监测与分析,提高农牧业生产管理、指挥调度等数据支撑能力。

  互联网+”技术集成应用。围绕工业四大基地建设和转型升级,引导工业企业发展互联网+”和智能制造融合技术,积极开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催生在线研发设计、工业运行在线监测、协同供应链管理、协同制造等新业态,提供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慧园区、工业品商城建设的技术保障。建设适应互联网+”农牧业的技术支撑体系,重点开展物联网技术在农牧业中的应用研究,满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需求;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全产业链智慧农牧业系统,建立全区农牧业数据分析系统,支撑农牧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提升农牧业产业链资源配置效率。发展互联网+”商贸技术,提供大宗商品电商交易平台技术解决方案,引导线上线下互动融合,提供支付、信用、物流、税收等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技术保障。积极参与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实现对物联网的通用软件硬件支持,解决物联网应用系统互联互通操作问题。

  专栏25“互联网+技术集成示范

  互联网+”工业。面向能源、有色金属、新型化工、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加强信用、物流、安全、大数据分析等工业互联网配套技术研究应用,引导工业企业实现生产全流程互联网转型。

  互联网+”农牧业。培育农村牧区电商、农畜产品定制、仓储+物流、仓储+物流变为仓储+运输等互联网+”新业态,促进缩短物流链、减少流通损耗,实现农畜产品供需无缝对接。发展农牧业物联网大数据,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建立牛羊饲养屠宰与肉制品生产全程可追溯系统,发展牛羊肉标准化产品加工物联网示范技术,满足绿色有机产品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需求。

  互联网+”政务。建设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加快自治区电子政务外网延伸,建设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为一体的网上政务大厅,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建立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和公共数据服务平台,促进政务在线协同和数据创新应用。

  互联网+”商贸。推进电子商务细分领域发展,支持发展垂直类电商平台,积极培育煤炭、有色金属、化工、特色家畜产品、稀土等大宗商品电商交易平台,引导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发展。改善农村、牧区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拓宽农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电商市场。

  互联网+”生态。建立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和共享平台,建立完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环境质量与主要污染物排放远程在线监测信息云平台;探索能源互联网,推进电力能源智慧化,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和工业能源管理云平台;建立水资源管理和水利数据信息服务平台。

  高性能计算软件开发。加快研发面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软件及系统,突破信息安全核心技术,重点开发信息安全产品、在线软件运营服务,推动信息安全技术从终端安全、网络安全向云安全升级。积极推动面向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智能交通、教育文化、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软件开发,打造一批应用软件品牌。推动软件集成,提供满足客户自主可控需求的智慧网点方案和产品,打造应用软件安全可控产业链。

  电子信息制造技术。发展新型显示器件及光电子产业,加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工艺技术研发,重点支持大尺寸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LED关键材料、LED封装研发及产业化。掌握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北斗导航、卫星遥感、下一代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形成国内先进水平的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发展智能终端器件技术,重点支持面向物联网的关键传感元器件和终端设备设计制造、数字家庭智能终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电子元器件产业技术,面向电力装备、整机制造、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等产业研发相关配套电子元器件。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开发面向数字电视、物联网传感器、新一代移动通信等重点整机的集成电路产品。

  专栏26 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关键技术与产品

  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智能化安全芯片,大型智能金融IC卡,安全网关技术,信息安全处理器,数字信息版权保护技术,入侵智能监测预警技术,信息安全检测设备。

  宽带多媒体、宽带移动技术和智能光网络技术;通信级塑料光纤产业化技术。

  新型显示器件及光电子产品。薄膜晶体液晶显示器及上游关键材料和配套件,LED关键材料,高亮度GaN基蓝,绿光外延片,大尺寸玻璃面背光模组,LED封装、汽车整套照明等光电显示和照明技术及产品。

  电子终端零部件。高端片式元件,移动互联网终端,消费电子产品,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芯片,三极管封装,传感器及相关器件,射频器件。

  电子元器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汽车电子器件,半导体功率器件,混合集成电路,新型锂离子电池,新型印刷电路板等。

  十一、通用航空高端制造技术

  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技术。优先发展直升机、TSC—1系列水陆两用飞机、小型喷气飞机、中小型商务机总装集成,积极推进中低空飞行器、远程无人机、轻型运动飞机及特技机、动力三角翼等飞行器整机制造,重视开发适用于雾霾消除、卫生防疫、抢险救灾等特殊作业的轻型飞机。围绕飞机总装集成,优先引进与飞机总装相关性强的配套项目,逐步实现低空通用航空器系列化。

  开展通用航空关键部件及控制系统研发。在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刹车系统、铝合金高强结构件、航空材料等配套产品技术集成发展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积极发展导航监视系统、通信系统、航空电子仪表系统、飞机飞行控制系统等机械设备制造技术,重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空对地机载移动通信服务、飞机导航等技术及装备。延伸发展飞机技术支援系统和服务系统、航空物流、航空商务、飞行培训、执勤救护、巡视监视、飞行表演等相关产业。支持建设航空产业园区和通用航空高端制造基地,促进我国通用航空技术水平的提高和通用航空商业模式创新。

  专栏27 通用飞机总装集成与通用航空高端制造技术

  通用飞机总装集成与高端制造。通用飞机、无人机及特殊用途公务机总装,航空发动机、动力三角翼等整机制造,客舱内装饰件制造,航空标准件制造,专业化航空智能制造技术,重要航空零部件加工制造技术及飞机维护,成套空中管制设备设计制造。

  航空机载电子设备研发制造。自动终端信息服务(D—ATIS)系统,空中交通进离港排序辅助决策系统,空管监视数据融合处理系统,场面监视系统,自动相关监视系统和多点相关定位系统。

  十二、新能源汽车技术

  开展纯电动客车、纯电动矿用车、纯电动专用汽车、新能源轿车整车集成技术研发,开展液化天然气、二甲醚、甲醇燃料等重型载货汽车整车制造与改造;积极发展液化天然气汽车从气源地到加气站、汽车制造、物流运转的低碳环保产业链;解决纯电动汽车标准化充(换)电站、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的技术问题。

  开展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部件开发,优化提升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技术、大容量镍氢动力电池生产工艺与技术,提高电动汽车用永磁电机技术性能,积极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发动机、发电机、传动装置等关键部件。

  专栏28 新能源汽车制造及关键核心部件研发

  新能源汽车整车技术集成。电动汽车整车技术,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技术,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车身总线设计制造技术。

  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关键技术。动力电池制造技术,CAN总线通信系统设计,电子控制系统设计制造技术,电机驱动及控制系统设计制造技术,多材料轻量化设计技术,轻量化电池组设计技术,模块化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技术,小型电动汽车耐撞性与电气系统安全性一体化设计技术。

  第五章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技术支撑

  总体要求。解决自治区生态环境改善面临的技术瓶颈,发展重大生态修复技术体系,遏制区域性生态恶化趋势,生态恢复与重建基础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生态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和构建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提供科技支撑。

  一、区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

  建立不同类型受损生态系统修复试验示范体系,解决长期制约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促进区域性生态恶化趋势明显减缓。全面推进区域生态类型区综合治理与技术集成示范,提出不同生态类型区保障生态系统稳定的综合配套技术和优化模式,在生态修复与治理新途径、新技术、新模式集成研究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以提供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保育的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带动生态产业发展、保障我国北方生态屏障为目标,研发生态环境修复与生态建设成套技术,重点开展我区主要自然资源与天然生态系统保护与利用规范研究,划定生态红线,在退化草原区、风蚀沙化带、黄土水土流失区、丘陵山区等生态脆弱地区,开展综合治理等技术集成创新,提出重点区域生态治理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建立一批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系统恢复与可持续利用示范区;开展农牧交错带退化草地治理技术研发与集成,提出农牧交错带水-草-粮-畜多元调控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开展农田生态保育关键技术与集成,保护和恢复农田生态系统;开展退化防护林更新改造及结构优化技术研究,提出内蒙古地区退化植被更新改造技术及防护林配置模式格局优化技术;开展珍稀濒危植物保育技术研究,建立濒危物种保护科技示范区;开展生态治理、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模式与示范;开展生态治理成效动态监测评价系统研究。重视生态自然恢复。

  专栏29 不同类型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集成

  退化草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草甸、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不同水分条件下半人工草地、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恢复,草地休牧轮牧与人工促进改良技术,重度退化草地退化植被人工重建恢复技术与定向经济型植物种植示范,沙化草原区综合治理与植被恢复技术,草原蝗灾、鼠害治理与生态预警技术,鼠害预警与控制技术体系,草地牧草与放牧家畜耦合、互作。草地退化过程及其形成的自然与人为耦合机制,定量评估与权衡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同类型与成因的退化草地稳定恢复与合理利用技术,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技术,草地资源与畜群结构时空优化配置及精准管理技术,旱作人工草地建植与高效草业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技术。

  沙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等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沙漠锁边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与模式,耐干旱、耐风沙优质牧草及灌木大面积培育关键技术,灌草结合多层次林分结构建设,沙地人工植被配置技术和系统优化模式研究,中大尺度沙地生态系统稳定植被组合空间格局研究,土壤有机固化剂固沙及喷播恢复植被一体化技术,沙障植生袋植被恢复一体化技术,沙区植被恢复与重建配套技术,大面积流动沙丘绿色隔离带构建技术。防沙治沙区域性成效与评估技术研究。沙地退化植被人工促进恢复、沙漠经济植物引种与栽培、藻草灌复合植被恢复与保育、流动沙丘综合固沙及造林、风沙入黄防治等研究。针对内蒙古干旱、半干旱沙地生态系统的珍稀濒危植物种,采用非损伤诊断技术快速确立珍稀濒危植物衰退等级,开展平茬复壮、扦插繁育、组培扩繁技术对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保育,监测与评价群落稳定性,提高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拯救水平。

  天然林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樟子松林、榆树疏林、胡杨林、梭梭林、沙地柏灌丛、山杏灌丛、沙棘等天然林资源保护、更新和利用技术,林草植被构建的物种选择及其栽培与繁育技术,林草植被结构优化、配置与构建技术,林草植被生态功能持续稳定维持技术;大兴安岭林区及森林草原过渡区稀有林草品种保护和有害生物防治核心技术,林下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困难立地造林与生态经营管理综合配套技术,低效人工植被更新改造技术,新型集雨与保水造林技术,抗旱造林系列技术与工艺。

  农田生态系统恢复与保育。开展农田生态系统功能与演变规律、分析农田退化成因、现状格局和发展趋势,土壤污染机制和风险评估等研究,创新农田防风固土、免(少)耕播种抗旱抑尘关键技术、蓄水减蒸、合理耕层构建、地力恢复与提升、合理耕层构建蓄墒减蒸关键技术、土壤污染治理、水肥药减施、生物篱建植、秸秆还田与利用、农业废弃物的收集与利用等关键技术,建立不同生态类型区农田土壤健康、生产能力强的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与模式和农田轮作休耕可持续耕作制度,建立退化农田生态评价指标及体系,构建退化农田综合治理体系、模式和装备系统。

  盐碱化地土地整治。开展农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与改良机制互作等机理研究,阐明盐碱地改良土壤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研发耐盐品种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建立农田土壤盐碱化监测系统、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体系与模式和改良盐碱地的土壤质量与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体系。

  自然生态系统恢复与保育。生态系统保护与利用规范制定,生态系统红色名录编制,生态自然资源大数据库与管理决策平台构建,生态系统大数据平台构建与物联网预警技术,农田生态保育关键技术与集成,干旱、半干旱区退化防护林更新改造及结构优化技术,珍稀濒危植物保育技术。

  典型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针对重点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生态系统、典型沙地与荒漠生态系统,以及主要农田生态系统开展长期监测,阐述生态系统在自然与人为干扰下的功能与过程,评价生态系统服务。

  二、水土流失和湿地生态综合治理技术

  开展水土流失和湿地生态综合治理技术集成示范。重点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集成应用;开展具有受损自我修复、可持续固土抗蚀能力的水土保持植被建设模式和研究示范,加强针对风水复合侵蚀、风水重力(塌陷)复合侵蚀等的水土保持植被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促进水土保持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推进黄河内蒙古十大孔兑综合治理技术应用,减少入黄泥沙量。开展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研究,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标准与容许土壤流失量研究。重视水土流失监测技术。

  开展湖泊湿地保护、退耕还湿技术体系建设。编制湿地保护科技发展规划,建立完善湿地生态监测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重点开展呼伦湖、达里诺尔湖、乌梁素海、岱海生态与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示范。加强对额尔古纳河流域、嫩江流域、西辽河流域,以河流、湖泊和沼泽为主的东北湿地,黄河上中游河流及沿岸湿地,西部盐沼湿地保护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遏制湖泊湿地面积萎缩、水质恶化趋势。

  专栏30 水土流失区和湿地综合治理技术集成

  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技术。水土流失区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恢复植被技术,适宜固沙植物规模化种植核心技术,水源涵养功能性植被维持建植技术,干旱阳坡水土流失控制与植被恢复技术,区域降水地表径流资源化及高效利用技术,沟壑集流区水土保持工程集蓄径流及高效利用技术,防治水土流失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退化湿地综合治理技术。湿地生态系统及关键湿地物种栖息地保护技术,受损失地生态修复技术,湿地功能作用机理、湿地碳汇稳定技术,湿地生态评价及合理利用技术与模式。

  三、节能环保技术

  以一批节能环保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着力打造新型清洁能源循环利用与污染治理技术体系、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体系、节能环保服务技术体系。重点开展新型清洁能源循环利用与污染治理技术集成,开发应用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城市污水、垃圾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在多种废水优化调配、高效污水处理回用技术、废水制浆技术、气化炉渣处理研究及示范领域取得进展。

  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技术。支持各地区结合自然气候特点,开展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应用示范,发展被动式房屋等绿色节能建筑。开发能源检测、供热与供冷技术、清洁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

  开展城市节能技术试点示范。推进区域热电联产、政府机构节能技术应用,实施高效节电照明系统开发及绿色照明工程。提供供热采暖系统安全、节能、环保、卫生等技术需求。重视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技术改造,提升城镇住宅供热分户计量技术,提高热能利用效率。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应用。加强典型工业废气净化转化与资源化再利用技术开发,开展废水污水治理与资源化技术开发,开展固体废物控制与循环利用技术开发。

  重视废物资源化物流检测与信息集成技术研究,支持开展废物资源化技术装备与再生产品标准标识研制。

  发展用于污水净化、黄河水沙分离、土壤修复的关键技术工艺及模块化集成设备。

  发展节能服务,鼓励开展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一条龙服务;发展环保服务,鼓励开展环保工程设计、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等。

  发展高效的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突破黄河、松花江、海河、滦河、辽河、内流河流域,乌梁素海、呼伦湖、岱海、达里诺尔等河流湖泊的生态安全健康评估共性技术、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控制、寒冷地区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循环周期内无二次污染关键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升级处理技术、高盐水高效处理技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集成技术、地下水污染修复关键技术。突破包头、满洲里等城市的饮用水水质健康风险控制技术。

  围绕自治区钢铁、煤电、焦化、煤化工、电解铝、铅锌铜冶炼、生物发酵、工业锅炉等重点行业发展,突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技术、工业锅炉烟气治理技术、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污染物回收及高值化利用技术、非常规污染物控制技术。探讨大气环境约束条件下优化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布局策略,提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大气污染源减排、监测、预报、预警技术体系。

  围绕自治区有色金属采选冶炼、精细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带来的土壤污染问题,重点研发污染场地调查评估适宜技术、土壤修复技术。

  专栏31 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与资源化利用

  典型工业废气净化转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深层天然气和煤炭采空区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碳酸二甲酯转化技术、脂肪族聚碳酸酯技术、浓盐水环境种植微藻转化二氧化碳技术,干熄焦工艺治理焦化苯并芘废气技术,双烟管排烟+两段逆流反应+低压脉冲袋式除尘治理电解铝含氟废气技术,钢铁行业氧化球团链蓖机烟气治理技术,火电烟气超低排放治理技术,工业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关键技术与设备,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技术,污染物回收及高值化利用技术,非常规污染物控制技术。

  水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工业废水资源化再生利用技术,市政污水深度脱氮除磷技术,剩余污泥深度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高效低耗新型水处理工艺及设备,高盐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重金属废水膜生物法资源化回用设备,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畜禽养殖废水有效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北方地区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水质自动化监测与预警系统研发。

  固体废物控制与循环利用技术。粉煤灰、冶炼渣、脱硫石膏、尾矿渣等综合利用深加工,煤基固废制备陶瓷与绿色建材技术,粉煤灰制备环境材料抑制工业源PM2.5技术,金属尾矿制备微晶玻璃技术,微硅粉制备硅基新材料技术;城市有机固废联合厌氧发酵技术,垃圾焚烧二噁英污染控制技术,垃圾分选、破碎、生化脱水等预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及设备,厨余垃圾处理技术与设备,废胎胶粉改性沥青应用技术;农村牧区固废沼气化与生堆肥技术;固废协同利用制备生物地质废料技术,多元固废协同治理沙漠与生态修复技术。

  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节水技术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发展区域水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技术,重点研究缺水地区气候变化和水资源规模开发利用对水资源形成和再生的影响,摸清水循环转化规律、水资源防灾减灾体系和再生性维持机理,研究水资源综合配套和可持续利用技术解决方案。研究城市水资源循环系统和城镇污水安全高效低成本技术,劣质水开发利用技术,水资源安全性评价;基于区域性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区域性水资源合理配置、优化调度技术研究,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引进开发膜技术,发展水处理产业。

  水环境保护与流域生态建设。研究解决江河湖泊水利污染防治、西部自然生态脆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安全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等重大科技问题。研究黄河、辽河、嫩江等流域区治理开发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流域生态系统建设框架下防洪防凌抗旱减灾技术集成。

  开展不同类型区域综合节水技术集成示范。重点开展灌区综合节水、旱作农业综合节水、人工草地综合节水等技术集成示范。研究主要植物需水模型与区域分异规律,土壤水资源承载力与节水型植被建设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节水灌溉新产品、新型节水专用材料与生化制剂、农艺节水技术与新产品。支持土壤保水与结构调理技术与产品产业化。制定适用于内蒙古地区的节水灌溉标准技术体系。

  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重点应用气象云、大数据技术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判据、催化指标技术体系研究,提高人工增雨精度、频度和有效程度。提升草原畜牧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集成应用水平,创新云物理监测技术和作业设施。完善旱情监测预警评估综合应用及决策支持系统。

  建立完善水利信息综合采集、水质水情检测和工程安全监控系统,研究旱情监测及预警技术、洪水过程模拟等技术,实现水资源、水环境和洪旱灾害大范围、全天候分布式动态监测。

  专栏32 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节水技术

  不同类型灌区综合节水技术集成。多种水源综合节水技术模式,灌溉新设备、新技术条件下主要作物高效节水灌溉制度、土壤墒情自动化监测与预报,植物高效用水调控机理与非充分灌溉调控技术,作物需水信息采集与精量控制灌溉,量水设施与技术,化学调控技术。

  不同类型旱作农业综合节水增效技术集成。集雨工程技术,以化控为主调蓄土壤储水技术,以生物碳为主调控土壤保肥技术,高效补灌技术条件下水肥一体化技术。

  牧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不同类型牧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体系、水畜平衡体系研究,基于草地生态安全的四水转化和地下水监测技术、水资源多维调控技术,饲草料工程节水和非工程节水协同技术,牧区地下水动态监测体系,牧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创新。

  灌溉人工草地综合高效节水增草技术。灌溉人工草地节水潜力与降水转化率综合评价指标,人工牧草抗旱节水新品种开发,水分亏缺下人工牧草适旱性及高效优质抗旱剂、生物调节剂应用开发,典型区域人工草地高效用水技术,非充分灌溉制度优化技术及精准灌溉技术,牧草生理节水与耗水调控途径和方法。

  专栏33 防汛(凌)抗旱减灾技术

  防汛、防凌技术。研究内蒙古不同流域洪水演进规律,不同区域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诊断与防洪排涝能力评估方法,小流域山洪灾害实时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基于城市防洪的河湖水系联通和水网规划设计技术模式,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技术模式;研究黄河防凌减灾综合技术,开发黄河凌汛数据资源库和防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抗旱综合技术。研究内蒙古不同地区干旱演变规律及干旱表征综合指标体系,旱情监测、水情预报、需水预报、墒情预报、风险评估的完整墒情预警预报技术体系;研究旱情快速评估技术,多目标、多部门联合管理和调控机制;研究工程、非工程综合抗旱技术,面向干旱的水资源多水源联合调度和合理配置技术,城市水资源安全保障、综合应对和应急管理集成技术。

  五、环境与生态模式优化技术

  开展农牧林生态系统固碳减排关键技术研究。重点推进不同类型草原固碳减排技术集成示范,针对不同类型农林生态系统,研究开发一批有市场前景的减排增汇关键技术、措施和标准,建设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现代农牧业技术体系。建立有代表性的农林生态系统减排和固碳技术示范基地,促进农林生态系统减排和固碳技术示范、应用和市场化。支持退化草地碳汇造林方法学研究,培育固碳减排技术相关产业,促进当地农牧林业持续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发挥固碳减排环境效益,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开展农村牧区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科学总结农村牧区面源污染成因以及流域面源污染管理技术方法,建立适合自治区不同区域特点的农村牧区面源污染环境安全评估和监控指标体系;积极研究农村牧区废物高效资源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着力构建农村牧区生物质废物循环利用和全过程管理体系。开发适合乡村社区特点、经济实用的生态工程污染控制技术,乡村社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置技术。

  开展农村牧区饮水安全技术研究。研究内蒙古不同地区农村牧区饮用水源供水工程安全与风险评估,供水水源水质、水量调控与污染防控技术,供水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农村牧区劣质地下水和微污染水处理关键技术,供水安全消毒与水质检测技术及设备;研究新型降氟除砷技术,微咸水淡化技术,铁、锰去除技术;研究农村牧区生活饮用水应急处理技术,开发适用于不同地区人畜饮水安全的水处理技术装备。

  加快构建循环经济技术体系。重点推进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各类科技园区传统产业循环化改造和产业结构升级,支持园区间纵向闭合、横向耦合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积极引进循环产业链互补项目,优化循环产业链条布局;支持大中型企业循环产业链工程纳入综合节能改造工程,扩大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覆盖面。重点支持能源、冶金、煤化工等产业大型国企循环经济链条的技术升级。培育一批有较强环境技术研发及集成应用能力的标杆示范型企业。集中研究重点行业多污染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协同控制技术,研发推广重点区域和行业的关键、共性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工业园区尺度物质流监测和物质代谢评估方法,开展区域和城市物质流分析研究,开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研究煤炭、非金属矿产资源中有价元素等物质的分布规律和利用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推进环保产业集聚发展。优先在自治区中部筹建环保产业示范园区,通过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园区集聚,提高园区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效率,进一步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新兴技术,积极培育发展污染源在线监测、高盐水污染治理、锅炉烟气治理、固废综合利用等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做大做强三废治理、节能环保等工程的咨询、设计、建设与运营综合性服务企业,努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环保医院环保管家环保物业等高端环境服务业。大力推进生态治理与生态旅游、生态城市等的协同发展。

  建立精细、真实的环境大数据监测系统。开展移动互联网在环境监测及运营、支付方面的跨界整合应用,打造新型智慧环保产业。以乌海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应用和重点污染源大数据分析应用为突破,按照一个机制、两套体系、三个平台的总体架构,依托自治区联通云技术中心,集约化建设大数据基础设施,形成数据资源采集、分析和处理标准,建立大数据自助分析平台。逐步建设全区统一的环保科研数据共享平台,建立数据汇交、共享、质控管理机制,推动部门、地方之间环境科研项目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加强数据资源深度利用技术研发,开展全区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设计。

  六、沙生植物资源种植加工技术

  发挥生态保护先锋资源优势,开展沙生植物资源种植栽培及深度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型沙产业及其加工业,实现深度加工高新技术与优势资源、产业适度开发与生态系统恢复的有机结合,创设优质品牌,拓展产业深度,形成技术密集型沙生植物资源产业体系,着力体现沙生植物资源的新经济优势,引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

  开展资源综合区划研究,集成现有林草植被资源高效开发和综合利用技术,建立特色沙生植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指标体系,筛选优质种质资源,集成形成种质资源筛选、保护、繁育和保存关键技术体系;对以初级原料为主的沙生植物产品进行深加工、提取营养成分,开发沙生植物健康相关产品,提高沙生植物资源经济价值。

  完成内蒙古主要优良牧草、特色林果、生态树种的优良种源选择和优良种源区划,科学规范全区优良种苗应用的技术标准和种苗调拨技术规程,在不同生态区域建设优良种源繁殖基地,直接面向生产,提高生态建设工程的良种利用率。

  专栏34 沙生植物资源种植栽培及深加工技术

  肉苁蓉人工高产稳产种植示范及优质种源繁育基地建设,肉苁蓉新用途研究,肉苁蓉食品、化妆品等高档产品应用研究及系列新产品开发,肉苁蓉饮片生产工艺及理化性能研究,肉苁蓉提取物及各类成分药化动力学研究、有效成分提取及利用研究。

  白刺锁阳人工抚育和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锁阳人工高产种植技术,白刺功能色素、白刺多糖、白刺黄酮制备技术研究与产品标准制订,白刺果酒酿造工艺开发及果汁最大化利用技术熟化,锁阳药食同源产品开发。

  沙地葡萄适宜特优品种筛选及综合性状研究,不同品种葡萄抗逆性与适应性栽培技术。

  黄柳、沙柳、沙棘等野生固沙植物种子无性繁殖材料规模繁育技术研究,文冠果人工高产稳产种植管理技术,油用牡丹、文冠果立体套种模式及高端文冠果食用油产品开发,蓖麻种植栽培技术、蓖麻油加工技术、蓖麻饼粕利用技术,甘草、麻黄、苦豆子、白沙嵩资源抚育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甘草、麻黄保健食品开发,苦豆子无公害农药高效生产技术、特色药品研制技术、高蛋白饲料生产技术、白沙嵩提取分离嵩枝叶挥发油、制备食用香精技术,枸杞绿色种植及系列食品保健品精深加工技术,野生黄芪、灵芝人工驯化、栽培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

  七、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

  开展矿区复垦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技术示范、采矿塌陷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充分研究和构建开采扰动情况下煤炭开采全过程生态保护与重建综合治理技术体系,鼓励大型矿山企业实施全时序动态修复,伴随生产时序开展相应的复垦工程、恢复措施和抚育跟踪。优先支持开发利用程度高、生态受损严重、恢复治理后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矿山实施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技术开发项目,重视闭坑矿山的恢复治理。鼓励矿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实施绿色管理,强化生产与环境兼容。

  重点研究采煤沉陷区景观再造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开展湿地环境和景观配置创新。广泛借鉴神东煤炭集团大柳塔沉陷区应用保湿栽植技术构建沉陷区沙棘生态治理技术体系;包头石拐矿区引入和信园蒙草抗旱驯化本土植物进行矿山生态修复,将多种生态修复集成技术系统应用,建立适合半干旱矿区环境的植物快繁技术和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同时将早期矿山建筑、居民旧址、沉陷区地貌等人文资源充分利用,融入大青山影视基地建设;神华宝日希勒矿区利用冒顶坑和疏干水发展鱼类养殖、钓鱼休闲并改善环境的修复模式进行矿区生态修复和后延期生态抚育跟踪,实现矿区生态系统恢复与观光景观再造的高度融合。

  专栏35 矿区复垦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矿山环境治理。地面建筑物保护填充与条带开采技术,采空区及离层区充填技术,保护地下水资源开采技术,减少因开采造成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和农田破坏的减沉技术,地表沉陷三步法开采控制技术,矿山土地复垦数字化关键技术应用。

  矿区生态修复。排土场酸性控制与工程化治理技术,沉陷区疏排水系统建设与适宜植被保活栽植技术,尾矿库复土种植技术,废石边坡有机质层培育防护与植被恢复技术,矸石山酸性改造、覆地、立地条件评价及绿化技术,矿山污染土壤化学修复,不积水沉陷区土地平整与梯田改造技术,矿区受损湿地景观再造技术,基于应对与适应气候变化的矿区土地复垦技术。

  草原矿区生态修复重建。围绕草原煤电基地生态恢复、水资源保障等关键技术问题,重点研究生态修复水资源承载力及生态用水指标与生态修复水资源调控技术,水制约下的生态阈值与区域生态格局优化配置技术;研发采煤沉陷区景观重建与贫瘠土壤污泥、化肥平衡配施技术,提出以微生物植物联合进行矿区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研究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的耐旱、耐贫瘠植物种选择与优化配置技术,提出矿区植被修复灌溉方法、灌溉制度等;评价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矿区煤田区域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及其可利用性。

  第六章科技惠民与公共安全技术支撑

  总体要求。满足民众追求幸福生活的科技需求,充分分享创新发展成果,大力发展民生科技,集成适合城乡不同层次需求的增进民众福祉、改善民生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建立公共安全科技体系,加强社会治理科技创新,着力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确保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一、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坚持民生科技以满足地方百姓提升生活质量为导向,坚持民生科技研发推动形成民生科技产业,促进日常生活高端、适宜用品消费、绿色健康食品开发供给、健身娱乐空间设计与设施新品开发;推进与城乡家庭生活质量相关的城市光纤网络到楼入户、农村牧区宽带进乡入村,电信网、宽带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等技术应用;发展方便日常起居的电子产品、家庭智能化控制系统;开展城乡人居环境优化研究,集成创新打造绿色宜居环境、提升小区庭院环境品味的园艺技术,支持开展美丽宜居村镇技术创新与示范;推进智慧城市应用与服务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开展基于互联网+的智慧社区、智慧环保、智慧健康、智慧养老、智慧家居、智慧交通等现代新生活模式应用示范;提升绿色功能食品、绿色健康食品的制作工艺和品牌攻关,推行绿色消费模式;培育一批掌握民生科技领域先进技术、具有资质的龙头企业,促进发展民生科技产业。

  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保障能力

  发展普惠的疾病防治技术。围绕常见多发疾病的防、诊、治开展研究,示范推广一批适宜技术,有效提升基层服务水平;聚焦重大疾病,重点突破一批防治关键技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重视生殖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控研究,促进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发展精准医学,开展多层次精准医学知识库体系建设,开发一批精准医学的检测试剂、个性化药物等医药产品,建立重大疾病的早期筛查、分子分型、个体化治疗、疗效预测及监控等精准化的应用解决方案和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加强生物数据、临床信息、样本资源的整合,统筹推进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疾病协同研究网络建设,加快推动医学科技发展由被被动医疗主动健康的转变。重点部署疾病防控、生殖健康、康复养老、创新药物开发、医疗器械国产化、蒙中医药特色传承与创新等任务,加强儿童、老年等重点人群健康促进的科技布局,引领构建医养康护一体化、连续性的健康保障体系。

  发展新型健康医疗服务模式。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推动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创新,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协同化为方向,重点突破网络协同、分布式支持系统等关键技术,建立多学科协同的集成式疾病诊疗服务模式和健康闭环管理模式。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服务模式创新,以智能服务、个性化服务为方向,研究养老服务科技解决方案。开发数字化健康及医疗管理、远程医疗技术,推进预防、医疗、康复、保健等服务网络化、定制化,构建医养康复一体化的普惠型健康保障体系,有力支撑健康中国建设。

  专栏36 人口健康

  重大疾病防控。聚焦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重大慢性病,消化、口腔等常见多发病,重点突破一批防治关键技术,加快疾病防控技术突破,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传染病防控。开展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控关键技术研究,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支持职业病防治科研工作,在重点人群和重点行业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开展早期职业健康损害、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和疾病负担等研究,为制定防治政策提供依据。

  生殖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控。针对出生缺陷防控以及不孕不育和避孕节育等问题,建立覆盖全区的育龄人口和出生人口的服务网络,研发一批基层适宜技术和创新产品,全面提升出生缺陷防控科技水平,保障育龄人口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主动健康。以定量监测、精准干预为方向,围绕健康状态辦识、健康风险预警、健康自主干预等环节,重点攻克无创检测、穿戴式监测、生物传感、健康物联网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强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建设,构建健康大数据云平台,研发数字化、个性化的行为/心理干预、能量/营养平衡、功能代偿/增进等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形成针对不同人群的科学健身方案,加快主动健康关键技术突破和健康闭环管理服务研究。

  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以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网络化、协同化和一体化为方向,推动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创新,重点突破网络协同、分布式支持系统等关键技术,制定并完善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基于信息共享、知识集成、多学科协同的集成式、连续性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积极推进互联网+健康医疗科技示范行动,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就医模式和强化健康促进的目标。

  临床用药保障与药品安全。瞄准临床用药需求,针对重大疾病及罕见病,突破一批药物创制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重点研发创新药物早期发现、国产药物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化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技术、开展药品安全监测和评估、药品质量控制等研究,强化药品检验检测、标准提高、技术评价体系建设,提高居民的用药保障水平,提升药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养老助残。以智能服务、功能康复、个性化适配为方向,突破人机交互、神经机器接口、多信息融合与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发推广功能代偿、生活辅助、康复训练等康复辅具产品,建立养老服务科技标准体系和技术解决方案,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

  中医药现代化。加强中医原创理论创新及中医药现代传承研究,加快中医四诊客观化、中医治未病、中药复方精准用药等关键技术突破,制定一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方案,开展中药质量安全控制研究,开发一批中医药健康产品,加快中医药服务的现代提升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发展蒙医药开发与传播技术。遵循蒙医药发展规律,在继承发扬蒙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和释放蒙医药的原创新能力,将现代科学技术和原创思维方式相结合,切实解决蒙医药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实现重大创新和突破,促进蒙医药科技发展水平和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加快蒙医药产业化发展,推动蒙医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专栏37 蒙医药现代化

  蒙医药理论创新研究。对蒙医药发展史进行追溯、挖掘、整理、提高,将蒙医学史向前推进研究,进一步完善蒙医药发展史学记载;针对蒙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因机证治理论创新,开展三根七素理论、寒热理论、脏腑理论、六基症理论等蒙医药核心理论研究;加强蒙药道地性、方剂合理性研究,为药物研究提供完整、科学的依据;开展蒙医治未病理论与蒙医保健诊疗、康复设备研发方法的研究。

  名医经验传承示范研究。总结名医临床诊疗经验与技术方法,全面深入整理、继承、推广国医大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集成名老蒙医经验知识图谱、诊疗信息采集、基层蒙医健康医疗信息云等,研制基于名医经验的传承平台,构建名医传承知识库,形成名医优势病种的临床规范,提升重大疾病蒙医药临证诊疗服务水平;支持蒙药传统炮制和制剂方法的挖掘、整理、研究,集成蒙药独特炮制方法并推广运用,开展蒙药制剂方法传承。通过师带徒等形式,提升传承能力和效率,培养一批中青年名蒙医。

  蒙医药古籍文献整理挖掘与数字化。构建中华蒙医药古籍数据库,建立蒙医药古籍资源数字化标准;对蒙医古籍文献中具有蒙医药特色的传统疗法及其民间广泛流传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蒙医学传统疗法进行挖掘、整理,进行数字化研究。

  蒙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开展传承应用中的具有活态性、独特性的蒙医药传统知识调查,建成并发布内容完备的蒙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数据库,开展蒙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有关理论研究,促进蒙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善蒙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体系,建立蒙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研究平台、信息平台、成果转化推广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国际合作平台。

  蒙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重点部署蒙医药治疗肝癌、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血液病、脑病、心病、中风病进行整体证据与循证研究、方案优化与临床评价、疗效机制与科学内涵阐释、诊疗指南制定与推广应用的系统研究;优化蒙医药治疗肝胆疾病临床路径、诊疗指南,诊疗脂肪肝、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等多发病、常见病临床疗效评价;开展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等疾病治疗,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防治的方案优化与临床评论、疗效机制与科学内涵阐释、诊疗指南制定和推广应用的系统研究;降低代谢综合征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肥胖人群并发症发生明显减少;建立流行性感冒早期干预治疗方案,研究手足口病发展规律,建立蒙医早期干预方案;提高老年性疾病的临床疗效,降低疾病的死亡率和再次住院率,提高生存质量;阐明抑郁症蒙医病因病机,降低复发率、西药使用率;探寻儿童精神障碍早期预防与诊断方法,评价蒙医干预方案疗效;优化蒙医药地方病预防治疗临床路径、诊疗指南,提高蒙西医结合治疗布氏杆菌病临床疗效,积极参与开发防治布氏杆菌病的有效制剂。

  蒙医治未病研究。重点突破健康表征信息动态采集和智能分析、健康状态的辨识和分类评估、健康状态连续监测和疾病风险预警的方法与技术,选择有优势的治未病中心、治未病科和基层社区进行蒙医健康信息化示范;围绕疲劳、衰老、超重、睡眠不良、偏颇体质状态等特定健康状态,优化和创新蒙医药干预调节技术和方案,进行健康促进效果和卫生经济学评价、示范试用和普及推广;开展治未病网络管理系统,筛选3—5个老年多发病、常见病,给予蒙医药干预,通过健康教育+随访等综合干预,评价其临床效果,验证蒙医药在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及预防中的临床引用价值。

  蒙医康复研究。围绕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二便障碍、慢性疼痛、心理健康等,开展蒙医康复技术、方法规范化、标准化研究。

  蒙医药仪器与装备研发。发展蒙医特色的高精度、自动化、智能化的脉诊、尿诊、舌诊系统,研发基于客观化、数据化的智能蒙医诊断设备;应用蒙医三诊与脉络检测技术,开展基于移动医疗的蒙医健康辨识设备研发;应用移动互联网、信息通信等技术,研发蒙医远程医疗设备;研发基于数字医疗的蒙医智能震脑系统、智能温针仪、一次性蒙医放血器、一次性蒙医温针、蒙医热敷仪、白脉导平治疗仪、穴位药物离子治疗仪等蒙医治疗及康复设备,推进符合蒙医医理、具有临床价值的智能化、个性化设备的集成创新,发挥蒙医药对重大疾病的早期筛查与综合调理作用,完善蒙医药治疗及康复体系,研发蒙医服务机器人;以蒙药制药绿色、提质、增效、升级为目标,围绕蒙药提取、分离、浓缩、干燥、成型、灭菌等制剂技术及装备进行系统研究;研制开发集约化、规模化大生产的智能炮制设备,形成蒙药饮片生产过程信息化系统管理及标准化生产线,用可追溯的互联网、物联网流通体系,进行集成创新研究,建立蒙药饮片从源头生产到临床配方全程质量监控体系。

  蒙药资源普查及种质资源保护。完善全国蒙药资源普查数据库及蒙药资源支柱监测数据,全面掌握蒙药资源信息及变化规律,建立常用蒙药材传统鉴别数字化模型;开发区域性野生蒙药资源低空遥感监测模型,形成蒙药资源动态监测技术标准;综合开发符合蒙药资源特色的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保护园、野生抚育、野生变种养殖及种质资源库等种质资源保护的关键技术;开展蒙药资源种质经济性、抗逆性和适应性的精准评价,蒙药种质的分子标记数据库构建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资源紧缺、濒危野生蒙药材的人工快繁研究;制定资源紧缺、濒危野生蒙药材采种规范。

  发展蒙药材生态种植及养殖技术。系统研究制约大宗道地药材规范化、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的关键环节和问题,开展蒙药定向培育、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治技术、蒙药材生态种植模式研究;开发蒙药材生切、碾碎、干燥技术;建立药材药食两用蒙药材的安全性质量控制标准;开展蒙药材濒危品种的替代品质量标准研等研究;开展常用药用动物基础生物学研究,建立国家药用动物资源和种质数据库;建立药用人工养殖技术研究平台,着力开展珍稀濒危或野生变家养药用动物人工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和珍稀濒危药用动物替代品研究;开展动物药材系统鉴别及其质量标准研究;加强蒙药材生产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和推广应用,蒙药材生产信息服务技术推广。

  发展蒙药炮制及配方颗粒质量保证技术。采用液质联用、指纹图谱、一测多评等多种技术和方法,研究常用蒙药饮片炮制过程主要成分变化,揭示蒙药炮制主要机理和共性规律;研制开发规模化及集约化、大生产的智能炮制设备,实现蒙药炮制生产全流程的规范化和智能化管理;建立蒙药炮制规范及相应的质量标准;加强配方颗粒的基础研究,开展经方、配方颗粒组方、整方颗粒剂的等效性评估;系统研究蒙药材配方提取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形成全国统一的蒙药材配方颗粒生产工艺及检验标准;探索配方颗粒的原料资源评估机制,实现大宗蒙药材配方颗粒原料规范化种植,加工炮制和流通监管的一体化管理。

  蒙药新药发现及评价技术研究。构建基于病症结合动物模型的蒙药药效学评价技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蒙药药效学评价技术、基于生物屏障的蒙药药效学评价技术、基于整合药理学策略的蒙药新药发现关键技术,为复方蒙药活性评价和蒙药复方新药发现提供技术平台。开展基于病症结合模型的蒙药复方体内药动药效与靶向代谢组学关联评价研究,构建基于病症结合模型的蒙药复方多节点、多维可视化特征网络,为蒙药复方功效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奠定基础;研究蒙药有效成分族群间的功效关联性,表达蒙药有效成分族群作用多环节、多途径和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建立蒙药活性成分发现及其辨识的关键技术,形成具有特色的蒙药有效成分辨识体系及其研究模式;针对有关疗效和安全性问题,以相关性为核心,根据毒与效及其基本要素,明晰毒性与药效的物质基础,揭示毒性与药效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重大疾病,研发出药效明显的蒙药创新药,完成蒙药新药药效学研究;建立符合蒙药特点的以安全性为主的质量控制标准;构建蒙药高纯度常量成分大型高效制备柱分离技术、蒙药微量成分的富集合分离转化技术、蒙药微量成分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关键技术、蒙药微量成分的生物合成研究、蒙药多成分多柱多维整合分离系统,为突破蒙药常量及微量成分的制备产业瓶颈技术奠定基础。

  发展蒙药新药安全性评价技术。针对蒙药安全性研究的特殊需求,如儿童用药,妊娠期用药,蒙西药物联合用药,复方药/毒代动力学,致敏物质筛选和鉴定等,研发独具特色的蒙药安全性评价技术,建立指导原则、国家标准等;研究常用蒙药或蒙药专用药材的潜在毒性组分/或成分、毒效相关性、毒性特征、致毒规律和机制、减毒方法、安全性标准等,建立潜在毒性物质及其理化、生物学基础数据库,开展常用蒙药注射剂的致敏物质筛选和鉴定、致敏物质控制技术和控制标准、致敏风险评估技术等研究,建立蒙药致敏原数据库和相关的安全性标准。开展蒙药创新药的系统安全性评价,研发新药品种;对已上市的重大疾病常用蒙药大品种、同时存在安全性基础研究不足或临床有一定安全性潜在问题的品种开展研究。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蒙医药创新方法研究。建立符合蒙医学特点和国际规范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设计、实施过程质量控制、过程管理、评价技术、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循证医学文献研究、蒙医证据推荐与利用方法等科研方法,制定适用于蒙医药科研的系列技术规范支撑体系;建立蒙医证候生物学基础、蒙医证候生物标志物筛选、蒙医证候生物效应评价等系统生物学研究关键方法和技术;建立基于网络靶标的蒙药方剂与机体复杂相互作用解析方法,辨识蒙医药复杂调控机制,发展系统分析蒙药方剂传统功效、配伍规律、整体调节机制、组方设计、疗效标志物的系列关键技术;建立快速、高效、高通量的蒙药成分靶标发现、蒙药成分活性发现、蒙药安全性评价、蒙药成分组合的网络调节机理分析等新方法,促进蒙药新药发现和组合药物发展。

  三、提高草原文化和特色休闲旅游的科技应用水平

  推动我区民族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促进文化科技交叉技术的不断突破,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积极开展文化休闲、文化艺术、文化传媒、创意设计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应用,重点突破数字文化、数字出版、数字动漫、数字旅游、游戏设计制作、文化创意服务、民族艺术品生产数字化等关键技术,支持开发3D打印民族建筑技术。

  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通过文化设施空间与服务、体育等科技应用示范、公共文化资源服务传播互联互通体系构建、公共文化大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应用、互联网+”应用和新媒体等技术应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科技装备水平;促进文化、体育等产业发展。

  开展文化遗产保护。通过文化遗产认知、保护、规划、监测、利用、传承等科技创新技术应用示范,支撑文化遗产价值挖掘,支撑馆藏文物、重要遗产地以及墓葬和壁画等保护以及智慧博物馆建设,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国等珍贵文化和资产遗产的管理、保护和利用,支持传统工艺领域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解决关键瓶颈问题。

  支持建设蒙古文数字资源库,积极开发适用于民族语言和文学的计算机及网络应用软件,重点突破沙漠、草原文化资源集成系统及网络化应用、国际标准蒙古文数字出版系统关键技术。建设草原音乐资源网络化高新技术服务平台。

  支持景区旅游资源数字化、票务代理和银行支付网络化协同服务等关键技术集成、标准规范的研究开发;支持建设草原旅游景区营销服务信息平台,促进草原文化景区营销服务信息化产业发展。

  四、食品药品安全评估及检测

  开展食品安全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突破基于全产业链的食品质量检测识别技术、评估预警技术及溯源控制技术,构建食品质量一体化解决方案。

  开展科技提升食品、食用农产品质量的相关研究,支持食品安全科技典型应用示范,促进食品安全科技成果转化。重点研发可靠、便捷、快速、精准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支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安全性评价、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食源性疾病监测等关键技术研究,支持开展食品安全标准研究。

  开展药品安全危害识别、监测评估、安全控制、溯源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技术研究,加强药品安全标准和数据库建设,高度整合药品检验技术平台、新药临床试验和安全评价技术平台、蒙中药疗效评价技术平台,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升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五、有效防灾减灾关键技术与预警系统

  研究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开发大自然灾害紧急救灾装备,提升灾害危险性分析、风险评估和情景预测分析的精准度。依托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内蒙古数据与应用中心建设,提升内蒙古遥感应用能力,全面实现卫星遥感资料共享。

  针对极端气象灾害、森林火灾、病虫害综合监测预警与防范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在成灾理论、关键技术、应用示范、信息服务产业化等方面开展系统研发。突破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演化及成灾机理、监测预测预警及应急处置核心技术,提升区域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应对能力。

  建立内蒙古精细化数值预报业务体系,开展干旱、暴雨洪涝、暴雪、沙尘暴、雾霾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研究;完善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预测评估技术及业务;健全生态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发展生态与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优化生态环境气象监测评估业务;完善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及作业技术体系;强化智慧气象气象服务业务技术体系建设,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和风险评估能力。

  开展重点行业生产事故与职业危害防控技术研究,开发事故灾难应急处置技术装备。建立重点城市地震灾害防御系统,开展农村牧区抗震设防研究和安全民居工程示范。开展城市消防救援力量配置与布局优化技术研究,城市重大火灾现场供水、用水方法与技术研究,完善城市灾害应急和救援技术体系。

  六、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监控体系

  建立健全全社会数字化治安防控系统,有序开展食品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及监控中心装备更新与技术升级,实现全社会全时空、全实时、全网络联网数字化报警、管理、查询功能。

  加强社会治理科技创新。研究社会安全支撑保障关键技术,支持重大刑事犯罪、毒品犯罪、网络犯罪等预防、侦察和打击技术研究。开展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在社会治理、城市管理领域的综合应用。发展网络安全信息运行技术,实现互联网数据资源的安全存储与灾难备份,促进网络安全保障基础设施智能化和安全覆盖。支持公安情报技术体系建设,促进公共安全保障领域技术进步。

  发展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信息平台技术、运载工具定位技术与智能导航技术,减缓城市交通拥堵,降低事故发生率。加快完善公安综合指挥防控联运技术体系建设及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建设。

  七、特种设备安全与防控体系

  开展基于风险的设备分类技术研究,完善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防控体系。研究应用基于全寿命过程失效模式的设备风险评价管理技术,开展应用物联网技术对特种设备的在线故障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推进特种设备安全技术信息化管理,推进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追溯体系。

  开展特种设备应急管理与技术支撑体系研究,研究有效整合事故数据库、预案库、事故调查专家库和应急处置资源库大数据分析利用技术,构建统一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技术平台。

  第七章现代科技服务业体系建设

  总体要求。依托自治区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设立自治区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科技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相适应,以显著提升科技运行质态为重点,积极培育科技服务品牌机构和龙头企业,引导产生科技服务新业态,促进形成特色、高端科技服务产业集群。

  一、拓展科技信息服务

  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区域布局,开展科技文献、先进适用技术、大型科学仪器、创新平台载体、创新人才、地方特色资源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和数据资源整合,向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在线咨询服务。

  发展支撑商业模式创新的现代服务技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创客经济、跨界经济、分享经济的发展需求,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加强现代服务技术集成和服务模式创新,重点推进网络化、个性化、虚拟化环境下现代服务技术开发与集成应用。

  开展电子商务服务科技示范。加快云计算、物联网、无线网络、供应链管理等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的应用,推进电子商务技术创新。优先发展以电商平台+供应链+超市+仓配中心为经营模式的农村牧区商品流通在线电商平台,实现农村牧区物流快递化。

  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科技示范。加强现代物流信息整合及过程优化技术综合应用,探索新型物流运作与管理模式,广泛应用射频识别、位置服务、移动终端等先进物流技术,建设一批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与应用平台,面向物流企业提供物流供需信息、服务交易、过程优化与跟踪、信息系统外包等服务。

  二、重视开展软科学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

  发展壮大软科学研究事业。重视软科学研究在宏观管理决策中的作用,支持开展为各类决策服务的发展战略研究,优先开展创新驱动发展法律保障研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优化研究、内蒙古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策与新业态培育研究,协调开展自主创新条例立法前期研究。支持开展科技评估、科技招投标、科技项目论证、管理咨询等科技咨询服务。深度开发科技统计数据资源,开展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科技形势分析研究。加强科技志、科技年鉴的文献整合与编撰工作。

  专栏38 为科学决策服务的重大软科学研究

  科技政策与法规建设的宏观部署和顶层设计。面向中长期的内蒙古科技政策与法规体系建设思路,科技立法主要方向和重要性排序,科技法规修订机制研究,创新驱动发展的法律保障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技术市场管理条例》修订,《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修订,《内蒙古自治区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的制订,《内蒙古自治区自主创新条例》(草案)的制订,内蒙古自治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优化与制度设计。

  科技体制改革态势研究。新型研发机构运行状况评估和发展方向,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与计划项目绩效评价研究,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行评价。

  产业技术进步对策研究。

  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研究。自治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优化与监测数据年度跟踪研究,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加值规模、增长速度测算,基于国家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蒙古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与对策,基于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蒙古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对策,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序列的科技服务业界定研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数据获取与测算。

  R&D资源核心数据分析与R&D/GDP趋势研究。

  内蒙古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研究。

  软科学研究体系与科技智库建设。

  三、构建现代技术市场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制度健全、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有序、统一开放的现代化技术市场,健全技术市场法律保障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建成一批延伸技术市场功能的创新驿站和技术转移联盟。到2020年,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达到10个,促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规模效益明显提升,连接科技与经济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技术市场发展规模进入全国中上等水平。

  增加技术市场的有效供给。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技术转移工作,引导各类科技成果在技术市场公开交易。推进技术转移政策、平台、信息、服务与企业对接,支持企业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和专员。落实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制度,支持各级科技管理部门按照属地化原则设置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

  创新技术交易形态。以自治区本级、通辽、巴彦淖尔3互联网+”常设技术市场为基础,发展壮大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配套建设网上交易平台,引导技术交易主体通过招标、竞价、协议转让、技术转移挂牌交易等方式入场交易。创新技术产权交易模式,探索建立科技创新型企业股权交易平台,打造技术交易高端形态。

  发展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对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鼓励科技中介机构为技术交易提供场所和平台、分析评估、技术经纪人等服务。探索应用研发、技术转移、产业孵化、创业投资相融合的新型服务模式。发挥各类科技会展的技术转移功能。

  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金融、人才等要素市场的融合发展,形成以统筹配置区域科技资源为核心、融合配置其他相关要素资源的一站式新型市场。

  四、创新发展生产力促进体系

  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体制、机制和服务模式创新,明确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枢纽的发展定位,鼓励生产力促进中心多功能、市场化发展方向。支持引导各类园区、基地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优先培育自治区级科技园区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带动科技要素入园。鼓励生产力促进中心对接县域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区域技术交易、成果转化、众创空间建设、人才引进培育、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等服务,形成网络化服务功能。到2020年,全区备案生产力促进中心到达150个,实现旗县区全覆盖,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30个。

  五、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

  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建设,打造星创天地。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牧区科技创业行动,鼓励科技特派员参与产业链关键点和瓶颈环节开展创业,领办、创办、协办经济实体和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开展一批法人和团队科技特派员模式示范、技物结合利益共同体模式示范,支持科技特派员或科特派法人团体承担相适宜的科技计划项目,提高创业行动的技术层次和创新水平。整合、储备一批系列化、标准化农业技术成果包,为科技特派员提供技术支撑。

  健全科技特派员支持机制。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担保贷款、小额授信贷款、风险投资、建立农资银行等融资手段,逐步形成多元化高效率科技特派员创业金融支持体系。鼓励科技特派员扩充服务功能,推动新型农村牧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开展工业科技特派员示范,重点面向中小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服务企业发展。

  六、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

  工业设计。发展基于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工业设计,重点提升产品结构设计、功能设计、外观设计与设计咨询水平。支持组建运行独立、面向社会的研发设计服务机构,支持具有较大规模、较强研发实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分离发展研发设计服务;支持基于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需求的设计应用研究,增强工业设计创新能力,丰富设计产品品种,推动工业设计服务领域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

  检验检测。支持建立检验检测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优势企业参与建立技术优势产业自主技术与产品的检验检测标准,掌握产品行业标准制定话语权;重点围绕煤炭开采、新型化工产品、乳制品、羊绒制品、牛羊肉制品、玉米及马铃薯精深加工制品、稀土功能材料终端产品、新能源、节能环保,药食同源新资源制品、食品安全、现代装备制造等产业,培育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加强计量、标准、检测、认证技术能力建设,提高检验检测机构覆盖率,强化基层检验检测机构技术基础建设。支持开展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攻关,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

  服务外包。鼓励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的跨领域融合,形成集团化总包、专业化分包的综合科技服务模式。挖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关外包企业的人才和技术潜力,提高服务外包技术支持和承接能力。鼓励服务外包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品牌提升,支持服务外包企业申请国际资质认证。

  第四篇重点措施

  加强基础研究,部署实施实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人才)体系建设三大科技工程,培育壮大新型研发机构,深化科技对外开放,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健全科技创新法治环境,为《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政策和环境保障。

  第八章加强基础研究

  总体要求。把加强基础研究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和厚植发展基础的核心环节,逐步摆脱主要依靠外来技术的局面,优化基础科学布局,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快培育一批优势学科和高起点自主创新基地,增加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储备。

  一、加强特色基础科学研究

  着力改变基础研究领域滞后状况。依据基础科学发展趋势和我区基础科学学科特色及发展水平,确定学科发展布局和重点研究方向,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到2020年,新增自治区基础研究平台20家,稳定一支10000人左右的基础研究队伍,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大科技项目中用于基础研究的支持额度达到10亿元以上,基础科学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注重战略需求。瞄准未来10年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加强前沿部署,抢占若干前沿领域制高点。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核心,根据自治区战略需求,优先支持能解决重大技术问题产生自主知识产权和为高新技术提供知识储备的课题,或为重大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强化以原创研究和系统布局为特点的大科学研究组织模式,部署基础研究重点专项,力争实现重大科学突破。建立有望引领自治区重点产业技术变革的基础研究培育机制,重点在能源化工、生命科学、区域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水利与环境水利、民族药学与医学、计算机软件与信息系统、新材料与复合材料等领域增加科学储备。

  二、加强自由探索和学科体系建设

  面向基础前沿,遵循科学规律,安排足够比例的资金资助以好奇心为驱动的自由探索研究,鼓励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加大对非共识、变革性创新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质疑传统、挑战权威,重视可能催生新学科新领域的研究。

  加强学科体系建设。重视发展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加强信息、生物、纳米等新兴学科建设,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重视自治区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需要解决的核心科学问题,推进工程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临床医学等应用学科的发展。各学科论文总量和论文被引用数进一步增长,部分学科学术影响力达到国内领先。

  三、重视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和专项调查

  对蒙古高原等基础资料更新、空白或缺乏的典型区域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和周期性调查。开展重点区域植物群落调查及种质资源多样性调查、生物DNA条形码数据采集、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及其危害性调查。开展土壤资料的更新调查与数字化整理,水资源及利用状况调查,气候资源及灾情调查,动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农业生物病(虫)原流行演替调查、农业障碍因子调查。开展地理环境、大气环境与人群健康影响关系调查,不同地区危害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调查,病原危生物种类调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加强草原科学考察,收集重点区域草原地理分布、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开展形成与演变过程、发展趋势等调查研究。

  专栏39 基础研究计划重点支持学科研究方向

  数理学科。新材料中的数学力学问题研究,偏微分方程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科学计算与算法设计最优化理论研究,新兴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表面、界面和低维系统的电子结构和电学性质研究,凝聚态物性的研究;理论物理方面的研究。

  化学学科。资源能源化学与工程研究,环境化学与工程研究,绿色与可持续化学研究,功能材料化学研究,天然产物与蒙药化学研究,催化化学与工程研究,化学反应过程的强化研究。

  生命学科。优势农作物多抗高产优质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性状改良研究,抗寒抗逆栽培耕作理论及水肥调控机制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植保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牛羊育种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地区特色反刍动物基因组研究及品种保护,动物营养调控与机制研究,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蒙古高原草原与荒漠区域环境演变与机制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生态过程与维持机制研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研究,蒙古高原的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蒙古高原重要资源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兽用生物药物及制剂的研究。

  地球学科。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公共安全研究,环境变化与生态修复研究,土壤质量与养分循环研究,资源利用与环境安全研究,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综合管理研究,中蒙俄跨境灾害监测及其气候变化响应研究。

  环境学科。有害元素赋存规律与迁移转化机制,燃煤排放PM2.5二次颗粒物形成机理与污染控制;粉煤灰中非晶相转化提取多孔环境材料,煤基多孔材料制备技术。

  工程与材料学科。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应用研究,钢铁及有色金属冶金研究,可再生能源的工程与材料应用问题研究,电力电子系统研究,矿山开采环境生态效应研究,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生态水利与环境水利研究,寒旱区水文过程与生态效应研究,复合材料及应用。

  信息学科。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研究,模式识别理论及应用研究,软件工程研究,信息获取与处理研究。

  管理学科。先进制造业发展趋势与产业政策研究,生态环境、食品安全与农畜产品全产业链创新管理研究,煤基全产业链绩效协同创新评价与产业政策研究。

  医学学科。预防医学相关基础研究,免疫疾病相关基础研究,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基础研究,代谢疾病相关基础研究,人畜共患等地方性疾病诊断及预防控制研究,肿瘤生物治疗关键技术基础研究,神经系统损伤及退行性诊断基础研究,现代影像技术在常见多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蒙医优势特色病种诊治科学基础研究,蒙药资源种植相关基础研究,不孕不育与辅助生殖研究。

  第九章强化创新平台建设

  总体要求。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升级工程,加速扩大创新主体规模,构建与自治区经济运行息息相关的创新平台载体新框架,实现创新资源的整合集聚和高效配置,体现相对产业规模优势和技术集成特征,促进科技创新由粗放型向规模化、集约化、配套化转变。

  一、提升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

  紧跟国家部署,确认重点实验室新定位。重视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多学科集成性,强化围绕自治区战略解决区域重大科学问题的功能,加快培育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为主要方向的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创造条件力争使2—3家重点实验室进入国家级序列。新增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0家,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评估、后补助支持模式,体现扶强、补缺目标。建设一批部门实验室,与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形成不同侧重的研究实验方向。选择一批具有学科领先优势、研究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专业方向进行重点提升。强化重点实验室资源整合功能和社会化程度。

  专栏40 创新平台建设工程重点实验室提升行动

  重点支持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使其在钢铁冶金过程与设备优化、稀土冶金及应用、稀土储氢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矿冶固废微晶玻璃等方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支持国家能源高铝煤炭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发展我国特色的高铝煤炭资源循环利用全产业链,引领和支撑国家发改委高铝粉煤灰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的实施,打造国际领先水平的循环经济研发平台。

  重点支持特种车辆及其传动系统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创建中重型车辆传动系统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新装备,形成国内领先的中重车辆传动系统研究基地。

  重点培育内蒙古自治区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重点攻关以哺乳动物配子发生、受精、早期胚胎发育和干细胞为核心的基础研究,做好动物分子育种和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建设的战略储备,充分发挥受精技术、干细胞技术、克隆技术和基因修饰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的引领作用。

  重点培育内蒙古自治区白云鄂博矿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实验室围绕白云鄂博矿资源评价与保护利用、非常规分离与高熵金属陶瓷、稀土功能材料和废弃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等方向开展研究,争取在十三五末成为面向地区特色的世界一流科研创新平台。

  重点培育内蒙古草地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使其继续保持草地生态系统基础研究、草地资源与环境动态监测、草地持续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在不同生物组织水平与时空尺度上重点开展蒙古高原生态系统格局动态与全球变化、草地生态系统功能过程及气候和人为影响机制研究,形成国内外有影响的草地生态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

  重点提升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继续扩建我国最大的原创性乳酸菌资源库,采用基因重测序和三代测序技术解析不同乳酸菌进化分化历程,在乳酸菌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乳酸菌菌种筛选及产业化研究、乳制品微生物污染溯源分析、益生菌与机体共生互作研究等方面积极取得进展。

  重点提升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在风能太阳能高效利用、空气动力学特性测试分析、结构动力学特性及噪声分析与控制、光热利用及光伏发电等方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重点提升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继续围绕蒙药及天然药物有效物质及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蒙药及复方制剂质量标准和新药开发研究等方向开展研究,强化蒙医药人才培养,大力推动蒙医药成果转化,为扩大蒙药在国际的知名度做出积极贡献。

  重点提升内蒙古自治区生物制造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实验室继续立足蒙古高原动物资源优势,在理论上开展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表观组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研究,争取在动物的进化遗传、性状发生、发育调控、基因编辑技术、新型家畜创造等方面取得突破。

  重点提升内蒙古自治区稀土湿法冶金与轻稀土应用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围绕稀土矿物加工、稀土清洁冶炼、特殊物化性状稀土化合物的制备、以及稀土在抛光材料、橡胶、塑料、玻璃、催化剂等材料中功能性助剂的开发与应用开展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二、强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强化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加强实验室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间环节,形成对自治区重大产业创新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的能力。重点巩固、发展和提升一批行业影响力大、创新优势明显的工程技术中心,集中配备先进的试验装备条件,提高现有成果的成熟性和配套性,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到2020年,新认定50家左右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授牌数量稳定在160家左右,遴选10家左右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国家级。

  专栏41 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保持国家羊绒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新产品研发、检测试验设备仪器方面的国际先进水平,在行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羊绒制品高端化、功能化开发方面取得新突破。

  支持内蒙古自治区核燃料元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开发,开展关键设备国产化和自主化研究,开展海洋核动力平台燃料组件工程化开发;紧密跟踪世界先进核燃料发展趋势,实施核燃料核材料关键技术研究,提升核燃料元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化研究能力。

  依托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提升内蒙古自治区重型非公路矿用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行水平,强化非公路矿用车产品研发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提升北方股份在中国矿用车行业的技术引领地位,优化中国矿用车创新环境,促进产品快递向高端迈进。

  支持内蒙古自治区高性能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创新能力,开展以F—12芳纶纤维制品为增强体的各种复合材料成型及性能研究,开展玄武岩纤维柔性结构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加快纤维应用技术成果转化,打造国家高性能纤维制备与应用技术旗舰。

  支持内蒙古自治区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示范孵化器建设,孵化培育自治区特色环境与节能环保新材料新技术,构建煤炭高效转化与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探索建立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产业模式,向该领域国际先进水平发展。

  支持内蒙古天然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精品战略,推进产品升级,走差异化、精细化、品牌化发展路径,强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保持天然碱开发的国际先进水平。

  三、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围绕自治区优势产业、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有发展潜力的地方特色产业,联合和引进国内高端要素,巩固和新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一批联盟区域分中心。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汇聚行业高端人才、顶尖技术、先进创新能力,抢占产业技术创新领先优势。积极探索联盟核心圈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推动联盟组织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运行。

  专栏42 创新平台建设工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依托重点企业,联合包头稀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国家工程中心等,优化整合稀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解决稀土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提升稀土行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稀土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提升内蒙古马铃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运行。加快建立不同种植条件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体系,研究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与检测预警体系,大幅度提高脱毒种薯覆盖率。

  依托呼和浩特云计算产业基地,联合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出版集团等,组建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云计算产业突破和实施一批主导行业的核心技术,构建一批引领发展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发展数据开发和CPU应用产业链,形成立足内蒙古、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草原云谷

  依托重点企业,联合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组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和产学研整体优势,推动高端装备制造协同创新和技术、装备、人才资源共享,抢占国内前沿。

  依托重点企业,联合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单位,组建现代煤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一步集聚区内外煤化工产业创新资源,抢占国内煤化工产业技术的领先优势。

  依托重点企业,联合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组建清洁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清洁能源产业技术需求为纽带,有效整合产学研各方资源,发挥联盟协同创新优势,推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标准、专利技术和自主核心技术,提高清洁能源整体技术水平。

  依托重点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联合清华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组建内蒙古自治区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秉承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原则,以提升石墨烯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实现产学研战略层面的高度整合。

  由龙头企业、重点企业牵头,依托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等,组建自治区玉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玉米产业技术资源的整合,协调种植业结构调整新态势下玉米产业发展新战略。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联合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等,推动内蒙古肉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建运行。

  以重点企业为依托,联合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军事医学科学院等,组建反刍动物疫病防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聚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及动物疾病防控顶级创新资源,促进向兽用生物制品常规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新型疫苗研发的国内领先水平发展。

  支持内蒙古蒙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和发展,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开展蒙药中药特色资源调查及信息化整理、种质资源保存及评价研究,对常用且又基原混乱的蒙药中药品种进行整理、规范和质量评价,开展蒙药材DNA条形码标准序列研究,建立蒙药材基因身份证;联合江西民族传统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建立蒙药濒危、常用药材种质资源库,开展蒙药制药过程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以生物科技重点企业、龙头企业为依托,联合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自治区生物制品原辅料生产企业等,组建新型生物制品原辅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充分利用自治区养殖业优势,开展动物血清、培养基及兽用疫苗佐剂材料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化。

  四、加快院士专家工作站发展

  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院士工作站建设与发展。推行引来一个人才,带动一个项目,吸引一个团队,催生一个产业工作站运行模式,为企业、基层提供贴身服务。重点跟踪和扶持一批科技含量较高、项目实施预期较好、产业升级带动作用明显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与院士专家的沟通机制。合理设置建站标准,明确拟建站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可供合作的技术项目。协助企业做好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规划与院士专家选聘,抓好项目对接。为院士专家及其团队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保障合作项目的资金投入。保护院士专家和建站企业的知识产权,对已建工作站实行动态管理,加大追踪问效力度。到2020年,全区院士专家工作站数量达到100家。

  专栏43 创新平台建设工程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方向

  生态与环境。生态城市建设,河道生态治理,边坡生态防护,草原生态环境监测,森林生态监测评估,退化生态修复技术与示范,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

  农业科技。小麦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小麦品质性状评价及生产技术,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阴山南北麓草地农业系统建设。

  养殖业科技。优质肉羊新品种培育及优秀地方品种新品系选育技术及应用建设,优质肉羊遗传资源的保存与利用研究平台建设,肉羊现代高效繁育技术研究与应用平台,肉羊优质经济性状基因筛选、遗传机理、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克隆等优良基因挖掘技术及研究中心,肉羊福利养殖关键技术及应用平台建设。

  装备制造。特种汽车开发,高机动性、高可靠性、高适应性重型机动车辆,全系列高机动越野车产品平台。

  光电技术。全光谱LED技术研究及产品,LED立体显示技术及产品,新能源新光源技术及产品,聚能光热发电产品技术。

  煤化工。煤制油、煤制气项目环保技术及环境测评,新型化工材料和精细化学关键技术及产品。

  第十章培育壮大新型研发机构

  支持培育以多样化创新服务为主要运作模式的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围绕低碳技术与清洁能源、新材料、现代农牧业、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生态与环境、蒙中药、民生科技等领域,鼓励和支持各级政府、社会力量组建一批以企业为依托、有明确研发方向和技术储备的新型研发机构,自治区科技计划逐年加大定向支持力度。新型研发机构要求定位明确,机制灵活,运行有序,具有自我发展能力,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构建支撑平台,形成整合行业创新链条的核心力量,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探索非营利性运行模式。到2020年,全区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到50家以上。

  专栏44 创新平台建设工程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培育

  提升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的建设水平。重点突破稀土功能材料、稀土铝(镁)合金、混合稀土金属、稀土绿色环保燃料、稀土农用光源的应用研究。开展成熟技术在包头落地转化,加速稀土高新技术企业孵化进程。

  依托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抓好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材料研究院运行。引入相关企业和团队,规划布局先进高强金属研发、中试、生产与加工产业集群”“蓝宝石制备及加工产业链”“电驱动及控制系统产业链,丰富包头稀土高新区产业链条,助力高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

  联合伊利海外研发中心,支持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重点围绕营养功能、工艺技术、乳原料成分开发以及与食品相关的风险评估、包装研发和感官评价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不断推出战略新品。

  提升阿拉善庆华煤化工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建设水平。开发新一代煤化工技术,引领国内煤化工前沿技术。建设多功能浆态床反应中试实验平台,研究多种浆态床反应工艺技术的工业化条件,形成国内领先的浆态床工程化技术开发中心。

  支持赤峰有色金属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发挥赤峰市有色金属资源优势,重点开展有色金属采选冶加关键技术攻关,组建研究院专家团队,完善研究院职能和运行机制,以研究院理事会单位为核心,强化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

  支持内蒙古双欣高分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整合高分子循环产业创新资源,打造国内首家以可降解PVA高分子新材料为核心的研发基地及团队,远景形成国内领先的现代高分子新材料循环产业硅谷

  支持内蒙古中科煤化工研究院向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方向发展,继续开展新型催化剂的工程放大制备和高效移热工艺软件包开发,形成以高性能催化剂和高效移热反应工艺为核心的新型甲醇制汽油核心技术,打造国内一流的煤化工产业工程化配套基地。

  建设内蒙古瑞盛天然石墨应用技术研究院。整合优化天然石墨企业设备及人才资源,实现自治区石墨资源的集约开采和高效利用。搭建天然石墨研发和检测平台,实现实验、检测设备开放利用和资源共享。

  建设内蒙古恒业成有机硅研究院,发展硅矿石资源利用研究和有机硅下游产品开发,形成国内有竞争力的有机硅产业化基地的技术支撑。

  支持内蒙古煤焦化工新材料研究院开展煤焦化工新材料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建设煤焦化工新材料产品检验检测平台,促进煤焦化工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

  支持内蒙古蒙东铝及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加快基础建设,开展电解铝及铝加工行业关键技术攻关,完善以低成本原铝产能促进高端铝材发展的霍林河模式技术链条,丰富铝后产品系列,为不断延展煤电铝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撑。

  联合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提升内蒙古金宇保灵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兽用生物制药的基础上布局人用生物医药,形成病原分离鉴定、诊断试剂与抗体检测、试剂盒开发、新型疫苗研制及产业化的全方位生物医药创新体系。

  依托内蒙古汉森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内蒙古汉森葡萄产业研究院,以国际先进水平的酿酒技术与设备为基础,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有机葡萄种植基地为载体,开展葡萄种植栽培与葡萄酒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发,实现相关产业链的整合与创新,发展“3+1模式国际化酒庄,展示沙漠活力,倡导绿色文化,促进发展具有国际标识、中国葡萄酒行业最高标准的葡萄酒系列产品。

  依托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研究所、阿拉善骆驼研究所、沙漠之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建内蒙古骆驼研究院。主要开展骆驼基因组学研究、骆驼产品开发、骆驼育种研究、骆驼饲料与营养研究、骆驼疾病防治研究、骆驼文化研究及骆驼科技成果推广培训,在双峰驼选育、标准化养殖、驼乳系列产品研发等领域跻身国内领先行列。

  依托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护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建设通辽市蒙草沙地治理与林草牧业发展研究院。启动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与林草牧业发展研究,重点开展科尔沁乡土植物引种示范、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优质牧草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肉牛新种质产业化示范、家庭牧场草畜可持续发展模式研发与应用等联合攻关。建立创新生态产业运营平台。促进科尔沁生态屏障建设。

  支持建设内蒙古蒙草种业科技研究院。通过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智慧平台的引导,开展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生态环境建设技术集成及牧草新品种培育及快速转化,推动种业科技与生态修复的深度契合。

  支持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技术研究院尝试开展以沙漠治理、沙漠经济技术为重点的研究开发、技术转化应用,重点解决寒旱荒漠区生态修复技术体系与优化、沙漠经济关键技术研发,向国内相关领域领先水平发展。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联合兴安盟农业科学研究所、兴安盟牧业科学研究所和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提升内蒙古大民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院建设水平,形成种质资源鉴定、育种技术创新、育种材料创制、新品种培育、种子产业化全链条创新支撑,为保障农业企业安全和粮食安全做出新贡献。

  依托龙头企业,联合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支持内蒙古河套农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重点围绕肉羊、向日葵、番茄等地方特色产业和盐碱地治理改造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整合地区科技资源,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根据河套地区农牧业发展需求积极转移技术成果,增强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支持内蒙古赛科星家畜种业与繁育生物技术研究院建设。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以奶牛为主的种用家畜新品系,研究开发以性控技术为主导的家畜扩繁新技术和奶牛性控冻精新产品。加强研究家畜种业与繁育国际前沿新动态,发展以体细胞、干细胞、精子为材料的家畜航天育种新技术开发,推动家畜新品系培育。

  提升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组织和品牌化建设,重点对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优质肉牛、马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品系选育、育肥模式、营养调控等关键技术研究,配套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尽快形成较完善的技术基础设施和创业孵化平台。

  提升呼伦贝尔市生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水平。积极探索研究院发展模式,坚持自主性和灵活性,重点开展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技术、生态型农牧业科技示范区建设技术、野生植物与药食用菌开发利用技术等集成示范,围绕生态产业培育孵化创新型企业。

  支持建设内蒙古金瑞精准医学研究院。以开展精准医学为核心,建立基因诊断和细胞生物技术高端创新研究及服务平台,并向建设自治区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方向发展,为重大疾病患者延长生存期、提高个性化医疗治疗和疾病预防检测水平,加快我区精准医学发展奠定基础。

  第十一章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加大对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支持指导力度。鼓励企业吸引和积聚社会力量,组建新型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共建研发机构,吸纳开发类科研机构整体或部分进入企业共建研发机构。鼓励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联合申报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以及相应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大企业技术进步开发的重大项目纳入自治区科技计划指导范围。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技术进步专项资金等,注重引导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

  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新领军企业,支持有条件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培育壮大企业内部众创,发展企业创客文化,鼓励大中企业投资员工创业开拓新业态。支持高成长性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培育一批掌握产业专精特技术的隐形冠军。探索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构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不同环节、不同阶段提供全程服务的专业化、网络化平台。

  到2020年,自治区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80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个。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十二章强化高等院校创新服务功能

  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水平,增强原始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优化学科布局结构,建设100个左右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其中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林学、草学、蒙医学、蒙药学等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支持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共建创新中心,面向社会和企业开放科研基础设施和创新资源,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保持自治区科技计划对高等学校的稳定支持,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打造一批学术领军人才和中青年科研骨干,择优支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进入国家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科教协同,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健全高校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工作评价体系。

  第十三章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基地创新发展

  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园区的升级和布局优化,重点支持一批骨干高新区、科技园区二次创业,支持一批新建园区夯实自主研发平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整体扩大高新区规模和质量。普遍强化高新区、科技园区的创新创业环境,实现区内产业集聚、产业链衔接、产业功能配套,显著提升高新区、科技园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提倡高新区、科技园区企业化运作,鼓励建立专业投资公司开展高新技术投融资业务。开放高新区、科技园区供水、排污、供电、供气、路桥、生活服务、文化、卫生等投资领域,吸引企业、外商、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努力营造以现代科技为主线、与法治园区相适应的高新区、科技园区文化氛围。

  支持县域建设不同类型的科技示范园区、特色科技产业基地、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重视标准化示范和原料基地配套,形成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科技示范园区、特色科技产业基地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地方经济新优势的关联度,有明确的主攻方向和奋斗目标,以地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自治区引导性、后补助性科技计划予以支持。

  鼓励高新区、科技园区、特色科技产业基地吸引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园区基地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寻求稳定的技术支撑。吸引区外、境外大企业、跨国公司进入园区基地建设研发中心。

  到2020年,国家级高新区发展到5个,自治区高新区发展到15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发展到5个,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实现产值突破1万亿元;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到9个,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达到80个。

  专栏45 创新平台建设工程高新区、科技园区优化升级

  重点支持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提速产业发展,在稀土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新产品、新标准研制领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入区建设各类新型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加快创建全国一流创新型特色高新区步伐。

  支持呼和浩特金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突出自身特色发展产业,在乳业、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互联网+、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完善产业链,向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大对快速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产品、大数据应用、行业标准制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园区体制机制,加快发展以众创空间为枢纽的创新创业生态,提升园区创新创业氛围,形成国家高端乳业发展集聚区、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先导区、自治区创新发展先行区。

  支持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优化园区布局,向国家级水平发展。依托科技孵化园、低碳园、云计算、新材料、现代科技服务业等,持续强化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和培育孵化功能。

  整合环乌海湖周边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生态产业示范区创新资源,立足地区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进环乌海湖地区形成更加完整的科技创新链条和产业发展链条,提升环乌海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形成辐射周边、带动内蒙古西部地区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

  依托乌兰布和生态示范区、阿拉善盟沙产业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设乌兰布和高新技术生态示范园区,集成沙生植物生态种植栽培技术,重点开展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沙地葡萄等沙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先期建成园区核心区与沙生资源植物产业孵化中心、沙生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沙生资源植物技术研发中心,吸引集聚沙产业企业,培育沙产业知名品牌。

  依托盈创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建设包头市3D打印建筑技术产业园,分期开展研发中心、设备制造中心、建筑打印中心和103D打印建筑生产线建设,先期完成3D打印文化创意体验中心建设,打造我国北方最大的3D打印建筑示范科普旅游体验中心。

  支持鄂尔多斯市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扎实推进民族工艺美术关键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沙漠生态、动漫制作、演艺娱乐、民族工艺品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影视传媒、创意设计、广告会展等新业态。

  提升和林格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创新园、现代养殖园、饲料科技园的建设水平,开展国家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基地建设模式探索,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园林式畜牧业高科技示范园区。

  支持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铁路设备、工程机械、煤炭石油综采设备、特种钢延伸加工等产业,培育一批国家重点装备制造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基础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制造水平、重点企业关键技术装备和技术标准取得新突破。

  重点支持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增量,释放存量,加粗、拉长、补齐产业链条,加快服务转型和产业转型,向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努力。

  支持通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按照一核四园一带的总体布局,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玉米节水高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园、科尔沁肉牛科技产业园、沙地林草生态科技园、新型城镇化与商贸物流园、科尔沁休闲农业文创产业带,远景打造成为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标杆园区。

  创建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强巴彦淖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强化科技要素聚集,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全面提升巴彦淖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水平,争取推动巴彦淖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升级为自治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提升牙克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步伐,全面打造汽车测试、食品制药、能源化工三大园区,进一步完善冬季汽车性能测试发展环境,强化规模型汽车企业引进,向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冬季汽车测试产业基地发展。

  创造条件推动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霍林郭勒——扎哈淖尔工业园区升级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支持赤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抓紧建设内蒙古设施农业研究院,内蒙古寒冷地区蔬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以设施蔬菜为主导产业的园区示范格局。

第十四章开展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开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前期规划论证,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

  依托呼包鄂协同发展机制,建设呼包鄂区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呼包鄂链接全球创新资源,促进区域内外创新主体合作与交流,打造区域创新源泉和高地,形成自治区开放创新先行区;探索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有效利用模式,培育一批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实现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形成自治区转型升级引领区;突破行政管理领域制度性障碍,建立有效的跨境、跨市创新协调机制,构建产业链分工合作体系和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模式,形成自治区协同创新示范区;弘扬创新文化,进一步丰富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架构,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态环境,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和团队来呼包鄂区域创业,形成自治区先行先试创业生态区。

  第十五章大力拓展创业孵化服务链条

  构建创新创业孵化生态系统。鼓励各类园区建设孵化机构,提高孵化能力和管理水平,延伸服务空间,拓展孵化对象,创新商业模式。推广孵化+创投、创业导师等孵化模式,支持建设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多层次创业孵化服务链条,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孵化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创办专业孵化器。构建区域间、孵化网络,促进孵化器跨区域协同发展。依托包头稀土高新区创业园区、呼和浩特留创园、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内蒙古国家大学科技园、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孵化园等,建设一批众创空间集聚区,开展众创空间服务模式创新和成功经验推广。到2020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2个,自治区级孵化器达到50个,形成150万平方米孵化面积、1000家以上当年在孵企业的孵化规模。

  专栏46 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创业园区与孵化器建设

  重力打造包头稀土高新区创业园区科技孵化基地地位,形成以内蒙古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稀土专业孵化器为主体的创业孵化体系。

  充分发挥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的异地孵化核心优势,建立树状结构异地孵化模式和创投+孵化+产业化运作机制,植根中关村拓展异地孵化事业,转移先进技术,输送高端人才,形成向自治区腹地辐射北京地区高科技要素的桥头堡。

  加快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大学科技园。按照一园多区、多区联动建设思路,先期完善科技孵化园、综合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专用基地。依次开展科技商务城孵化器区、企业加速器区、科技研发区、大学研究院聚集区、蒙元文化创意产业区等功能区配套工程和产业布局。通过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向国内一流大学科技园区水平发展。

  依托内蒙古庆华集团、阿拉善庆华煤化工技术研究院,建设阿拉善盟精细化工高新技术孵化园。孵化园纳入自治区高新技术创业孵化总体布局和专业分工体系,重点引导自治区及国内煤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等相关企业入孵,快速完成孵化并向产业化转移。

  第十六章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

  总体要求。按照自治区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推动科技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科技产业形态的空间优化,促进形成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体现发展重点的差异化和创新体系建设模式的特色化。

  一、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

  打破区域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创新资源流动,发挥不同区域比较优势,确立差别化发展功能定位。

  西部地区。以建设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高度依托区域内国家级新区、国家和自治区级高新区、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等区域创新增长极,周边广大地区形成协同机制,在区域发展分工过程中形成以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和规模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区域协同综合体,重力打造包头稀土高新区、乌海高新区、鄂尔多斯高新区、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区、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等创新高地,具有自主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形成集群优势。这一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模式,应以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先导,着力提高创新资源的优化度和使用效率为主线,积极引进高端要素,参与京津冀区域、陕宁区域产业分工及创新资源互动,率先实现创新型内蒙古建设的区域目标。

  东部地区。结合自治区促进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完善东部地区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抓住对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开展攻关,在解决粮食及食品健康安全、退化生态修复、节能环保、生物制造等一系列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上取得积极进展。这一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模式,应以大力引进创新资源、联合共建创新平台载体为主体思路,加强与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创新资源的互动,积极参与东北振兴重大创新工程,加快发展一批创业孵化平台和双创示范基地,在清洁能源、中蒙药、云计算、农牧业高新技术等领域,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和区域龙头企业。南部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加快集聚国内顶尖的生态综合治理试验示范技术力量,调整和重构已有示范基地布局,发挥一流基地的原始创新作用。

  二、加强和改进县域科技工作

  加强县域科技工作,提升基层科技服务能力,是开展科技扶贫、夯实创新型内蒙古建设基础的现实任务。加强县域科技工作的系统设计与指导,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统筹自治区、盟市各类科技资源支持县域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成果在县域转化应用力度,集成相关科技计划、基金对县域科技工作扩大覆盖范围,推广应用一批市场前景看好、对农牧民增收致富带动性强的适用技术成果,发展一批辐射力强、能够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的地方特色产业和新增长点。开展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建设培育一批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县、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切实加强县域科技管理部门职能,为县域科技工作的开展创造必要条件。

  三、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提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能力。优化自治区境内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布局,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开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和示范。组织培育一批基础条件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积极性高、有区域代表性、示范内容丰富的实验区,重点开展生态、中蒙药、防灾减灾、智慧管理等领域的社会发展成果转化与应用示范。完善实验区指标考核体系,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度,促进实验区创新创业,积极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在自治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基础上,围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推动绿色发展为核心,创建自治区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力争在区域层面形成一批现代绿色农业、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绿色城镇化、人口健康、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和社会治理的创新模式和典型。

  建设跨区域荒漠化防治协同创新共同体。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依托,联合周边省、自治区建设荒漠化防治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形成面向市场的荒漠化防治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我国北方荒漠化防治科技示范带,促进荒漠化防治技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转移转化。采取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开展荒漠化防治产业化技术研发示范、成果转化、产业化孵化。探索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新机制,打造生态治理产业园区,建立荒漠化防治创新创业产业基金,促进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融合,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突破一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前沿技术,推动荒漠化防治产业技术群体性突破,实现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融合发展,探索走一条生态效益好、技术含量高、产业竞争力强的新产业之路,引领荒漠化地区的产业升级与社会发展,辐射带动我国北方其他地区荒漠化防治科技产业的全面发展。

  第十七章深化科技对外开放,广泛开展科技合作

  总体要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主动参与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吸纳全球创新资源,系统设计科技对外开放目标框架和国际科技合作新布局,集成并充分利用国内科技资源,全面深化对内科技开放与区域科技合作,切实抓好合作实效,构建科技资源跨区域配置长效机制。

  一、完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机制

  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构建科技创新开放机制,服务自治区核心科技需求。

  完善科技对外开放布局。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围绕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建设,广泛开展与俄罗斯、蒙古国、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以及拉美、独联体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启动并实施一批科技专项,引进一批自治区急需的关键技术和科技产品。

  积极引导和支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实施、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成果和创新资源,培育和发展有竞争力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进入国家科技部立项,发挥中国(满洲里)北方国际科技博览会、中蒙技术转移中心、满洲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对蒙对俄科技合作平台作用,不断提升内蒙古科技对外开放的国际影响力,打造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科技平台。

  二、扎实推进科技合作项目与平台建设

  积极开展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发挥我区与俄罗斯、白俄罗斯、蒙古国资源与技术互补优势,高质量实施一批对合作双方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的项目,在现代农牧业、绿色农畜产品、煤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电网、现代煤化工、生态安全、生物制药、稀土功能材料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加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在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遗传育种、乳制品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重点提升稀土功能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鄂温克旗科兴马业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亿利资源集团、伊利集团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建设水平,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支持鄂尔多斯国家清洁能源国际创新园积聚清洁能源研发人才,整合国内外清洁能源领域顶级人才、技术、企业参与清洁能源领域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先进清洁能源技术转化平台。

  积极搭建国际科技交流展会平台。提升中国(满洲里)北方国际科技博览会参展项目与协议金额规模水平,进一步开拓俄罗斯、蒙古、独联体国家、日本、韩国等国家市场,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交易。支持举办中国新丝绸之路·锡林郭勒草原畜牧业创新品牌展示交易会,搭建国内企业、科研机构与俄蒙开展科技务实合作平台。继续办好中蒙博览会中蒙技术转移暨创新合作大会和中蒙科学技术交流合作展,弘扬丝路精神,传承友谊,深化合作,协同创新,互利共赢,打造中蒙科技交流平台新模式。

  重力打造国际交流论坛品牌。支持库布齐沙漠七星湖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开展防沙、治沙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国际交流,重力打造国际沙漠论坛品牌,提高其影响力,展示以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光能、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健康为特征的库布齐治沙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支持国际山羊绒检测技术交流平台继续定期举办羊绒行业检测技术国际研讨会,实现世界范围内行业检测技术成果共享。

  扎实推进国际合作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快中蒙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全面推进中蒙官方与民间科技交流、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科技产品交易等,优先开展蒙古国稀土资源和矿产资源勘探合作。开展中蒙丝路蒙古国孵化器运营方案及软环境建设研究,鼓励企业合作建设中蒙科技企业孵化器。

  专栏47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与国际援助创新平台建设

  深入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俄自然发酵乳中乳酸菌资源收集与开发利用,引黄灌区化学复合节水与减盐综合技术合作研究,蒙古高原绒山羊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模式联合研究,稀土系Y2FeSb2储氢合金材料制备及性能的合作研究,中俄双峰驼基因资源的收集及开发利用研究,马匹繁育生物技术引进示范,菊竽资源引进与联合开发研究,基于物联网的草原型多水源一体化监管技术合作研究。

  国际援助创新平台载体建设。蒙古国科技园区建设,蒙古国草原畜牧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马奶产业化基地建设,蒙古国材料研究理化检测中心建设,中蒙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中蒙高分子生物应用联合实验室建设。

  三、推动院地部区科技合作

  持续推进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内著名大学与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凝练合作重点,创新合作形式,构建集合作项目、合作基地、合作研发组织与机构、虚拟合作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开放体系。重点支持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与盟市建立院地合作关系。加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常设联络组的工作力度,引导科技合作务实迈向纵深。争取两院及国内名校名院在我区建立分支机构和创新基地。加快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体系,到2020年,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50个,柔性引进院士160位,组建院士领衔创新团队100个以上。

  积极开展部区会商合作。创造部区会商框架更新机制和滚动发展态势,深化会商合作议定项目的实施。在会商框架下整体考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内蒙古的支持方向和项目布局。加强开展自治区厅际科技合作和与各盟市的厅地会商,进一步完善合作协调机制,优化合作资源配置,形成跨地区、跨部门重大科技项目的统筹协作机制。

  四、提升区域科技合作

  继续深化京蒙科技合作。跟踪落实京蒙科技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共建创新平台载体,突出技术转移和项目支持,鼓励开展对口区县合作。

  继续推进粤蒙科技合作。巩固合作成果,拓展合作空间,在友好城市关系、技术成果承接、高端人才引进方面取得新进展。

  跟踪推进鲁蒙科技合作。突出合作对接,重点开展创新成果转移、创新人才交流与互动、自主创新产品推介。

  发展与华北、东北地区的区域科技合作,围绕区域产业升级解决科技需求,建立区域科技项目合作机制和成果转化平台,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

  第十八章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总体要求。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新要求,破除制约创新的观念和体制障碍,支持各种有利于激活创新要素的探索与实践,加强创新创业综合载体建设,完善创新创业高效服务平台,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化生态。

  一、发展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

  开展众创空间建设,顺应创新创业生动局面。自治区和各盟市财政安排众创空间发展资金,采取引导建设、联合建设、运行补贴、绩效奖励等形式,建设100家示范性众创空间。鼓励社会力量高效利用闲置房屋等适宜场地资源,经适应性改造后建设一批创业者空间、创客咖啡、创新工场等特色众创空间。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围绕优势专业学科建设众创空间,发挥科研设施、专业团队、技术积累、成果储备等优势,利用大学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以成果转移转化为核心业态的众创空间,增加源头技术创新有效供给。

  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主营业务方向建设众创空间,优化配置技术、装备、资本、市场等创新资源,实现与中小微企业、科研机构和各类创客群体有机结合,有效发挥引领作用,形成带动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群落。

  鼓励发展网络平台众创和企业内部众创。支持对众创空间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和专业科技服务。创新创业者在众创空间实施的创新创业项目,可依托众创空间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立项支持。鼓励众创空间联合投融资机构和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组建众创空间联盟。支持与国外先进创业机构开展对接合作,共建众创空间,引进先进的创业孵化理念,提升众创空间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支持运用互联网和开源技术,发展互联网+众创空间”“互联网+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等创业孵化模式,推行大云平移思维(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平台化),构建集众智汇众力网络社交共享空间,开展线上线下,全链条、全要素双创服务,分享创新创业领域前沿思想动态。

  二、发展面向农村创业的星创天地

  加大星创天地建设力度,以农业科技园区、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科技型企业、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载体,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运作方式,利用线下孵化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面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等打造融合科技示范、技术集成、融资孵化、创新创业、平台服务于一体的星创天地,营造专业化、社会化、便捷化的农村科技创业服务环境,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三、构建大众创新创业支撑平台

  支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支撑平台,广泛应用研发创意众包、制造运维众包。鼓励企业开放平台、开放标准、共享资源,带动上下游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发展;支持有条件企业依法合规发起或参与设立公益性创业基金,开展创业培训和专业实操指导;鼓励技术领先企业向标准化组织、产业创新联盟等贡献专利、成果等技术资源,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大力发展公众互助众扶,支持开源社区、线下社区、开发者社群、捐赠平台、创业沙龙等扶助大众创新创业,集众智汇众力打造双创生态圈。支持开展实物众筹、股权众筹,拓展创新创业融资;构建大众创新支持网络、互联网众包平台,提供创新资源对接。

  第十九章实施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和品牌战略

  总体要求。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服务,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加快推进技术标准,构建有自治区特色和优势的技术标准体系。大力开展品牌培育,促进自治区自主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的提升。

  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健全知识产权体系。深化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旗县和示范园区。完善自治区和盟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呼、包、鄂地区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贯标试点示范,积极培育专利信息利用试点企业。推进知识产权托管工程实施,强化专利代理机构、专利信息中心等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企业知识产权托管、专利信息检索、专利分析、专利代办等服务全覆盖。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加大专利资助和专利成果转化奖励力度,不断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数量、质量及转化能力。

  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积极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意见,完善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相关政策,抓紧制定内蒙古自治区专利促进和保护条例。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加大专利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专利侵权和假冒行为。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建立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奖励制度,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对接工作机制。

  激励知识产权创造。加大知识产权资助、奖励力度,完善创新成果权益分配机制,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知识产权信息开放利用水平。

  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强化基础通用标准和产业共性标准研制,健全技术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盟和社团积极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团体标准的研制和修订活动,在若干优势产业技术领先领域率先制定技术标准,带动形成符合我区实际、增加我区产业技术创新话语权的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培育一批优势产业技术标准示范企业,支持企业建立技术标准联盟,推动专利与技术标准融合,形成支撑产业升级的标准群。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

  三、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

  贯彻国家质量发展纲要精神,全面落实质量强区决定,增强质量提升动力,优化质量提升环境,完善质量诚信体系。夯实质量技术基础,强化质量技术研制创新,将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技术基础纳入科研支持范围。

  全方位推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及地理标志等品牌建设,提升传统品牌的科技含量,丰富品牌内涵,发扬工匠精神,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整体优化自治区产品结构。

  第二十章提高科技投入水平

  总体要求。保持政府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发挥好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激励作用和市场配置各类创新要素的导向作用。健全多元化科技投融资机制,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多方投入格局。

  一、突出资源配置与规划任务衔接

  改进财政资金配置机制。保障规划任务的资金需求。财政资金投向侧重支持基于自主创新的重大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环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挖掘地方经济新增长点的项目。适度加强高等院校、重点科研机构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比例保持在目前的结构水平。坚持扶弱壮强,弥补投入短板,加大对科研机构基本运行、重点创新平台开放运行的支持力度,体现对产学研深度合作的优先支持。

  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

  引导激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迅速扩大企业科技投入总量。建立自治区国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重大专项承担企业科技投入监测机制。各类企业技术开发费用按已有政策规定足额提取,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大中型企业研发费用占比不低于相关规定。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探索创立多种担保方式,弥补中小企业担保抵押物不足的问题。

  三、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

  强化政府科技投入的优先地位和杠杆作用,提高财政资金在科技投入多元化过程中的调控能力。推动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创业资本融资渠道。在自治区科技协同创新基金中设立天使基金,整合财政科技专项资金,加大对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和小微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引进高水平专业化基金管理团队,健全基金监督管理机制,推进自治区协同创新基金规范化运作,不断壮大基金规模。

  建立政府资金引资机制。通过财政资金注入、吸收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入股等途径,在自治区和各盟市设立融资担保资金,鼓励融资担保机构创新业务品种和反担保措施,为科技类企业和项目融资提供增信服务。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促进科技创新项目与民间资本积极对接。鼓励建立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各类投资基金。

  自治区财政设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积极运用银团贷款、并购贷款等方式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科技保险试点渐次铺开,积极完善科技保险、专利保险及知识产权质押风险补偿机制。

  四、提升科技金融服务创新能力

  加快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促进科技金融结合,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依法依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与创业投资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实现投贷联动,支持创新企业发展。支持商业银行开展非固定资产抵押质押模式创新。逐渐建立科技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办法。支持商业银行设立互联网金融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推进信用信息及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应用,依法合规开展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活动。

  完善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与监管政策。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设重点服务科技领域的分支机构,研究单列商业银行科技支行和科技金融事业部信贷鼓励政策。支持依法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将服务科技创新作为主要战略目标,提高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支持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实施差别化信贷考核机制,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创新银政保企合作模式,完善政府+保险+银行+第三方信用评级的风险共担模式和风险补偿机制。

  第五篇环境保障

  第二十一章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总体要求。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统筹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系列决策部署,营造和谐的政策环境,完善必要的配套措施,切实解决好科技体制改革尚存的矛盾和问题,重视通过改革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激发创新潜能。

  一、健全政府科技创新治理机制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强化创新服务意识。建立科技创新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厅际沟通协调机制,凝聚部门共识。明确自治区与地方科技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政府主要负责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的研究制定,科技资源的宏观布局和计划监管。建立科技管理平台和评估监管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和责任倒查,发挥专家和专业机构在具体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建立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体系,发挥高水平专家在战略规划、宏观决策中的作用。着力营造创新生态,保证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

  二、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构建新型科技计划体系。整合科技计划资源,按照遵循规律,适应区情,加强导向,分类管理方针,构建新型科技计划骨干体系,重点沿6个方向安排部署:科技重大专项计划(财政专项资金)、关键技术攻关计划、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计划、县域特色产业培育计划、创新平台(人才)体系建设计划、科技创新环境建设计划。

  强化计划项目管理。规范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程序,定期发布年度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引导各类项目承担主体公平竞争。加强项目全程监管、中期评估、结题验收、绩效评价等环节。开发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平台,实现科技计划项目储备、指南发布、申报、立项、验收一体化、规范化管理。

  改革资金管理。简化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将直接费用中多数科目预算调剂权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项目年度剩余资金可结转下年使用,最终结余资金留归项目承担单位使用。增加间接费用比重,对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参与项目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均可按贡献开支劳务费。差旅会议管理不简单比照机关和公务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可根据科研业务需要,确定专业性会议规模和开支标准。建立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精简各类检查评审。项目承担单位要强化自我约束意识,完善内控机制,营造更好的科研环境。

  三、深化科研机构改革

  建立现代院所制度。完善科研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科研事业单位逐步取消行政级别,探索实行理事会制度。进一步深化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落实科研事业单位在编制管理、人员聘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自主权。消除科研机构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和官本位弊端,实行有利于开放、协同、高效创新的扁平化管理结构。

  强化公益科研的创新条件。加大对公益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优先保障对现有研究领域、优势学科、前沿技术储备的项目支撑。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院校联合组建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实体,鼓励以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拓展产业开发领域和面向社会的多功能公益服务为目标,组建多种类型的研发中心、科技型企业、新产品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组织。

  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改革

  加快落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新规。事业单位自主决定转移其持有的科研成果,成果转移收入全部留归单位,主要用于奖励科技人员和开展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转让成果取得的净收入应提取不低于50%用于奖励,对研发和成果转化做出主要贡献人员的奖励份额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科技人员在成果转化中开展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可依法依规获得奖励。

  鼓励科技人员兼职从事成果转化。支持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情况下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或者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开展成果转化。离岗创业期间,科技人员承担的国家、自治区和市级科技计划和基金项目原则上不得终止。鼓励企业采取股权奖励、项目收益分红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实施成果转化。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纳入科研机构和高校绩效考评,作为立项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开展科技成果信息汇交与发布。以需求为导向发布转化先进适用、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投资规模与产业带动作用大的科技成果包。加强科技成果信息汇交,建立健全各地方、各部门科技成果信息汇交工作机制,推广科技成果在线登记汇交系统,开展应用类科技项目成果以及基础研究中具有应用前景的科研项目成果信息汇交。加强科技成果管理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有机衔接,明确由财政资金设立的应用类科技项目承担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义务,鼓励非财政资金资助的科技成果进行信息交汇。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健全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网络,强化科技管理部门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职能。探索建立符合科技成果特点和成果转化规律的科技成果管理新模式。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制度,规范和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流程。推动国家、自治区和盟市各类科技计划、科技奖励成果存量与增量数据互联互通。建立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面向社会提供科技成果信息查询、筛选推介等公益服务。发挥好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杠杆作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创业投资引导等多种形式,畅通科技成果通向市场的渠道。

  第二十二章改革科技人才发展机制

  总体要求。树立科学人才观,破除束缚科技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科技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完善灵活开放的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确保急需高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一、推进创新型人才结构调整

  促进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科技管理、科技创业和技能型人才协调发展,形成各类科技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合理分布的格局。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重视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突出顶尖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的引进、培养。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形成科研人才和科研辅助人才的合理配备。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资助力度,增强科技创新人才后备力量。加大面向生产一线的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专业技能人才和乡土科技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人才队伍。加强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管理人才的职业化水平。

  二、改进科技人才培养支持机制

  统筹推进自治区一流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突出需求导向,建立高校学科、专业、层次和区域布局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推行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双线制,拓展职业教育高端发展空间,满足市场对大量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需求。鼓励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探索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试点。健全以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改进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支持方式。继续实施草原英才工程科技子工程,面向海内外引进、培养、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完善支持政策,创新支持方式。按照项目、平台、人才一体化原则,依托重大科技项目和创新平台,大力培养、引进和使用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人才工程项目与各类科研、平台、基地计划精准对接。建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长期稳定支持方式,探索实行充分体现科技人才创新价值和特点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推行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的科研经费审计方式,推行横向科研课题明确公权、放开私权的经费使用模式。鼓励科技人才自主选择科研方向,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面向需求的应用研究。

  三、创新科技人才评价机制

  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唯奖项等倾向,积极探索尊重个性、以人为本的评价方法,努力开发、应用科学测评手段,提高科技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探索基础研究类科研人员代表作评议制度,强化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科研人员的成果贡献评估,引导科研辅助和实验技术类人员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支持能力。

  改革完善科技人才职称评价标准和方式。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促进职称评价结果和科技人才岗位聘用有效衔接。探索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职称直聘办法,技能型人才聘用办法,放宽急需紧缺人才职业资格准入。

  四、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完善科研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各类科技奖励要强化奖励的荣誉性和激励性,突出对重大科技贡献、优秀创新团队的激励。扎实做好自治区杰出人才奖、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专家和草原英才等评选工作。实施分层分类人才项目引领支持计划

  第二十三章优化创新环境

  总体要求。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破除制约创新的观念和体制障碍,支持各种有利于激活创新要素的探索与实践。完善支持创新的普惠性政策体系,强化创新法治保障,激励科技人才增强创新自信,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培育竞争共生的创新生态。

  一、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积极协调、推动有关科技政策、科技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和落实。坚持结构性减税方向,逐步将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转变为以普惠性财税政策为主。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落实力度,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利用。对包括天使投资在内的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投资,统筹研究相关税收支持政策。研究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适度放宽创业投资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限制。健全优先使用自主创新产品的采购政策,对应用于环保、健康等领域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或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采购力度或实行首购、订购。对具有较大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创新产品和技术,通过落实税收优惠、保险、价格补贴和消费者补贴等,降低新技术进入市场的成本。落实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加强政策落实的部门协调,强化政策培训,完善政策实施程序,切实扩大政策覆盖面。

  二、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环境

  优化科研管理环境。落实扩大科研机构自主权,尊重科技人员科研创新主体地位,不以行政决策代替学术决策。避免让科研人员陷入各类不必要的检查论证评估等事务中,允许科研机构在科研立项、人财物管理、科研方向、技术路线选择、国际科技交流等方面自主决策;推广以项目负责人制为核心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线路决策权;推动科研人员及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为科研人员参加更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政策保障和往返便利。

  优化学术民主环境。减少对科研创新和学术活动的直接干预,改变科技资源配置竞争性项目过多的局面。营造浓厚学术氛围,鼓励科研人员打破定式思维和守成束缚,勇于提出新观点、创立新学说、建立新学派。不得动辄用行政化参公管理约束科研人员,不得以过多的社会事务干扰学术活动,允许科研人员采用弹性工作方式从事科研活动,确保用于科研时间不少于工作时间的六分之五。完善科研机构学术道德和学风监督机制,建立学术诚信档案,引导科研人员严谨治学、诚实做人,秉持奉献、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良好风尚中率先垂范。

  三、改革科技创新评价制度

  改进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活动的分类考核。对基础和前沿技术实行同行评价,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注重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对公益性研究强化国家目标和社会责任评价,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主要由市场评价。完善高等院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分类考核评价制度,建立教学、科研以及成果转化等业绩的等效评价机制,将专利创造、标准制定及成果转化等业绩作为高等院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职称评审、绩效评价、考核激励的重要依据。扶持和培育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能力,定期对相关领域改革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探索建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重要内容,以产业发展为目标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建立和完善创新能力第三方评估制度,实行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制度,完善创新型内蒙古评价体系。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广泛听取企业和社会公众意见,定期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并及时调整完善。推进创新政策评估督查与绩效评价,形成职责明晰、积极作为、协调有力、长效管用的创新治理体系。

  四、促进军民创新融合

  健全宏观统筹机制。遵循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规律,构建统一领导、需求对接、资源共享的军民融合管理体制,统筹协调军民科技战略规划、方针政策、资源条件、成果应用,推动军民科技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开展军民协同创新。建立军民融合重大科研任务形成机制,从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应用等创新链一体化设计,构建军民公用技术项目联合论证和实施模式,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军民科技创新体系。

  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推进军民基础共性技术一体化、基础原材料和零部件通用化。推动先进民用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健全国防知识产权制度、完善国防知识产权归属于利益分配机制,积极引导国防科技成果加速向民用领域转化应用。放宽国防科技领域市场准入,扩大军品研发和服务市场的开放竞争,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

  五、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及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

  建立大型科研仪器及科研基础设施统计分析制度及基础数据库。凡财政资金购置的大型科研仪器和科研基础设施,除涉密及特殊设备外,持有单位应创造条件面向社会开放共享。推行大型科研仪器及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绩效评价制度,对绩效突出的仪器设施持有单位给予奖励补贴。依托内蒙古科技创新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国家开放共享的数据标准、接口规范及共享模式,构建开放性、便利化的大型科研仪器及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网络平台。

  六、开展创新平台资源共享

  推进自治区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研究实验基地的开放运行和资源共享。组建跨学科、跨部门的自治区基础性研究实验中心,营造开放共享的研究实验环境。开展种质资源库、实物标本场馆、实验材料的共享服务,开展科学数据、科技计划项目数据共享服务,组建地区的自治区基础性监测数据共享中心。支持建立众创空间共享平台,汇集扶持政策与创新创业信息资源,提供线上线下共享服务。

  第二十四章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

  总体要求。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加快科学知识和创新价值的传播塑造,动员全社会更好理解和投身创新,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努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大幅度提高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的精准、有效供给能力。

  一、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提升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按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

  大力开展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拓展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渠道,鼓励青少年广泛参加科技活动,推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面向青少年开放实验室等教学、科研设施。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农村中小学科技教育质量,为农村青少年提供更多接受科技教育和参加科普活动的机会。以培养劳动技能为主,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科技教育,推动科技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进课堂进教材。完善高等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广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类竞赛等活动。

  提升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普活动,大力普及绿色发展、安全健康、耕地保护、防灾减灾等科技知识和观念,传播科学理念,反对封建迷信,帮助农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建设,提升乡镇嘎查科普服务能力。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广泛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教育,推动职业技能、安全生产、信息技术等知识和观念的广泛普及。强化社区科普公共服务,广泛开展社区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开展老年人科技传播与科普服务,促进健康养老、科学养老。

  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把科技教育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突出科技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学习培训以及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培养,引导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不断提升科学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积极利用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教育培训方式,扩大优质科普信息覆盖面,满足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领导干部考核和公务员录用中体现科学素质的要求。制定完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监测、评估标准。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技意识、科学决策能力、科学治理水平和科学生活素质。广泛开展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院士专家科技讲座、科普报告等各类科普活动。

  二、加强自治区科普能力建设

  强化科普基础设施和科普信息化建设。加强科普基础设施的系统布局,推进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和特色科普基地建设,提升科普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实现科普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建立完善以实体科技馆为基础,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学校科技馆、数字科技馆为延伸,辐射基层科普设施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具备科技教育、培训、展示等多功能的开放性、群众性科普活动场所和科普设施。

  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推进信息技术与科技教育、科普活动融合发展,推动实现科普理念和科普内容、传播方式、运行和运营机制等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以科普的内容信息、服务云、传播网络、应用端为核心,构建科普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大传统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创新科普传播形式,推动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科普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上的深度融合,实现包括纸质出版、网络传播、移动终端传播在内的多渠道全媒体传播。推动科普信息应用,提升大众传媒的科学传播质量,满足公众科普信息需求。适应现代科普发展需求,壮大专兼职科普人才队伍,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推动科普人才知识更新和能力培养。

  提升科普创作能力与产业化发展水平。加强优秀科普作品的创作,推动产生一批水平高、社会影响力大的原创科普精品。积极参与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微视频评选推介等活动,加强对优秀科普作品的表彰、奖励。创新科普讲解方式,提升科普讲解水平,增强科学体验效果。鼓励和引导科研机构、科普机构、企业等提高科普产品研发能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普产品转化。以多元化投资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推动科普展览、科普展教品、科普图书、科普影视、科普玩具、科普旅游、科普网络与信息等科普产业的发展。鼓励建立科普园区和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较大规模的科普设计制作、展览、服务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科普品牌。

  促进科技资源与科普结合。推进科研与科普的结合。在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进一步明确科普义务和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要主动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服务。建设互联网+科普资源平台,整合自治区各类科技条件资源,促进各类科普基地、科普产品等科普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建立畅通的服务渠道和开放共享机制。推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科技类设施,充分发挥天文台、野外台站、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高端科研设施的科普功能,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对公众开放研发设施、生产设施或展览馆等。提高各级各类科普基地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中小场馆的科普业务水平。鼓励自治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及大型科学仪器设施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活动。

  促进创新创业与科普的结合。鼓励和引导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面向创业者和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活动。推动科普场馆、科普机构等面向创新创业者开展科普服务。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孵化器的科普活动,支持创客参与科普产品的设计、研发和推广。结合重点科普活动,加强创新创业代表性人物和事迹的宣传。

  加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加强以萃智为主的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面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大力开展创新方法培训和深度辅导,建设一批创新方法服务平台,不断提升科技人员和大学生的创新方法应用水平。

  三、开展科技智库建设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

  重视科技智库体系建设。开展科技智库建设总体规划研究,科学设计科技智库参与决策咨询的制度性安排。整合现有科技智库资源,挖掘发展潜力,统筹推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党政研究部门、社会团体的智库建设协调发展,尽快形成定位明晰、分工侧重、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自治区新型科技智库体系,推进不同性质智库协同创新。

  集成专业学会、协会、社会团体专家智力资源,开展科技智库建设资源的战略整合。激发现有智库活力,挖掘现有智库潜能,根据需要重组一批新智库,以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扬长避短,以大数据技术提升智库的科技含量和运行效率,逐步实现科技智库由应急导向前瞻导向的转变。

  确认科技智库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建设高水平智库作为新常态下软科学研究拓展升级的战略支点。转变研究导向,优化智库成果,增强研究的前沿性、专业性和综合性,推出满足科学决策需要的科技智库服务品牌。

  四、营造激励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加快科学精神和创新价值的传播塑造,动员全社会更好理解和投身科技创新。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和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加强科研诚信、科研道德、科研伦理建设和社会监督,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

  把弘扬科学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鼓励学术争鸣,激发批判思维,提倡富有生气、不受约束、敢于发明和创造的学术自由。引导科技界和科技工作者强化社会责任,报效祖国,造福人民。

  加强科技界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塑造科技界在社会公众中的良好形象。在科技规划、技术预测、科技评估以及科技计划任务部署等科技管理活动中扩大公众参与力度,拓展有序参与渠道。围绕重点热点领域积极开展科学家与公众对话,通过开放论坛、科学沙龙和展览展示等形式,创造更多科技界与公众交流的机会。加强科技舆情引导和动态监测,建立重大科技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抵制伪科学和歪曲、不实、不严谨的科技报道。

  大力培育中国特色创新文化,增强创新自信,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形成鼓励创新的科学文化氛围,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形成吸引更多人才从事创新活动和创业行为的社会导向,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引导创新创业组织建设开放、平等、合作、民主的组织文化,尊重不同见解,承认差异,促进不同知识、文化背景人才的融合。鼓励创新创业组织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为不同知识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创新创业者提供平等机会,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鼓励建立组织内部众创空间等非正式交流平台,为创新创业提供适宜的软环境。加强科技创新宣传力度,报道创新创业先进事迹,树立创新创业典型人物,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加快完善包容创新的文化环境,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

  第六篇组织实施

  第二十五章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一、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高度增强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以创新驱动引领未来的发展理念,把《规划》的实施作为贯彻落实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重大举措,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

  十三五期间,将《规划》的组织实施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科技进步责任考核制度,组织部门会同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具体操作。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规划》执行情况汇报。

  二、强化《规划》实施的协调管理

  推进《规划》顺利实施,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强化实施中的协调管理,建立由科技主管部门牵头,各部门、旗县市区通过职能对接、任务会商等方式协同推进的《规划》实施机制。各部门、各旗县市区要做好与本《规划》提出的总体战略与目标的衔接,做好重大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建立《规划》符合性审查机制,各部门、各旗县市区在部署科技项目和重点措施时,要对任务与《规划》的相关性进行审查。加强《规划》的贯彻宣传,调动和增强社会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开展《规划》实时监测评估

  建立《规划》实施的年度监测制度和监测体系,对《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的实施进度、重大任务完成情况、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年度监测,及时掌握《规划》实施进程。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期末总结评估,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测评,并根据实施的具体情况对《规划》的目标、任务作出必要调整。

关闭窗口

机械工程学院网站  版权所有